環球要刊速覽
環球要刊速覽
《明鏡》2014.3.3
征服世界還不夠
穀歌已經成長為超越過去“托拉斯”概念的超級大公司,它不但影響著我們當下的生活,也正在決定地球的未來。拉裏·佩奇執掌下的穀歌不滿足於它目前的勢力,還在實驗室裏研究穀歌眼鏡、智能汽車、機器人以及延長生命的辦法。這家公司最後能成長到什麼地步,現在可能沒有人能夠預料。
《紐約客》2014.3.3
流動性之謎
研究顯示,美國社會流動性已經持續低迷三四十年。將收入水平分為五個層次,在最下層,70%的人沒有機會流動到中層,隻有不到10%的人能夠進入最上層。即使是在中層家庭中,也隻有20%的人能夠向上流動。美國社會結構的開放性已經低於大多數歐洲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決定了這一點。務實的做法是提高中低階層的生活水平。當政客們提出增強流動性時,那隻是不切實際的口號。
《經濟學人》2014.3.1
民主出了啥問題
烏克蘭在曆史上一直是歐洲國家。它和四個歐盟國家相鄰,三大城市都沉浸在歐洲文化之中。烏克蘭的問題就是歐洲的問題。烏克蘭急需一個具有合法性的、全國性的政府。歐盟必須確保5月大選的成功——烏克蘭不能再走橙色革命的老路:空虛的民主承諾下是層出不窮的精英內鬥。另一個必要條件是,歐盟需要幫助烏克蘭獲得短期和長期的貸款,並許諾在完成改革之時,接納烏克蘭為成員國。
《彭博商業周刊》2014.3.1
改造打車服務商的藝術
Uber四年前就萌生讓客戶用智能手機就近打車、全程追蹤和支付車費的想法,目前已在全球70個城市開展業務,去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CEO卡蘭尼克想建立密集的Uber汽車網絡來配送包裹和外賣。競爭對手Lyft也在談論創建全球性的司機網絡。不管這是交通運輸行業不可避免的革命還是矽穀的炒作。對司機而言,加入Uber是因為傳統出租車行業無力參與競爭。
《連線》2014.3.2
現在我們怎麼聽音樂
發現新音樂一直是一種革命性的行為。聽收音機是舊世界的方式。數字音樂的到來改變了一切:iPod、Playlist、Pandora、YouTube、Spotify、Soundcloud、Shazam……現在你已下載了2000萬首歌曲,然後怎麼辦?隨著無盡的選擇而來的,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從所有的噪音中找到下一首將改變你人生的歌曲。在這個時代,真正的搖滾明星是策劃者——那些為你帶來你所喜愛的歌曲的人、工具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