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塵卷】第一章長安(1 / 2)

長安的夜多半都很靜,即便是沒有宵禁,也都很安靜。

這裏的人們過慣了太平的日子,尤其是年歲稍大,經曆過隋末唐初亂世的人,更珍惜年前的生活,能夠安居樂業,誰還冒死犯上作亂?

何況長安的街筆直筆直的,整個城方方正正,像一條條的律法,把整個長安約束了起來,多數人都安分守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唯一還在夜晚能鬧起來的,除了還未成年的孩子。

他們自出生便在盛世之中,比起亂世來的人,他們不太喜歡現在的規規矩矩,反倒更喜歡隋末亂世,畢竟亂世出英雄。

男兒生當逢亂世,不是嗎?

這日,四月十五,月朗星稀,兩個十五六歲的孩子猶自不管家中待歸的父母,還在城外遊蕩。

“曰,遂古之初。”這時穿淺灰色長袍的少年忽然背起古詩來:“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他邊沉思邊背誦,聽起來倒像是很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

這是屈原的古詩天問的開頭語,大意是遠古開始時,誰將此態流傳導引給後代?天地尚未成形前,又從哪裏得以產生?明暗不分混沌一片,誰能夠探究其中原因?

“你可拉倒吧!”這時一個身材略有些成年人樣子的孩子,一把把他摟了過來,道:“出了書院還是詠詩,你有沒有點意思?”

這少年穿著黑色布衣,性格和那灰衣少年差異似乎很大,他嘴角銜著一根稻草,有點不屑那些詩句:“你天天背這個,真是佩服你。”

他是長安“謫仙人”吳放之親傳弟子吳原,和那灰衣少年一樣都是孤兒,他的名字挺古怪,是吳放之給他起的,沒說緣由,他問的煩了,吳放之就說隨便起的,沒什麼深意,他問了幾次,也就沒在問了,反正雖然古怪,可自己不是還活得很自在。

至於吳放之,他是當今長安甚至大唐劍術第一人,而且高出其他人太多,加之坊間傳言,他少年時經曆奇幻之事頗多,人又太過豐神迥異,被長安人尊稱為“謫仙人”。

灰衣少年歎了口氣,道:“沒辦法啊!你是謫仙人的徒弟,我是教書先生的弟子,你學武藝,將來開疆拓土,我就隻能背背書考取功名了。”

他是當朝著名的大儒李喆的弟子李墨,如今耳濡目染也算是博覽群書。李喆給他取名李墨,一是他的眼睛漆黑透亮,猶如重墨,二則希望他這一生能盡得自己的筆墨上的畢生所學。

吳原每到這時便會取笑他,堂堂男子漢,每天待在書院那個方寸之地,但今天卻意外的說道:“你讀的書多,那我問你個問題。”

李墨都有些意外,愣了一下才道:“那你問。”

吳原吐掉嘴裏的稻草,搓搓手,有些不好意思。李墨知道他怕自己取笑他的問題幼稚,便道:“你放心我不笑你。”吳原這才道:“你說這世上有沒有鬼怪神仙?”

這個問題似乎是有些幼稚,讀書人都知道東漢時就有人死如燈滅的說法。

但是李墨似乎思考一下,才說道:“其實這個問題,我也很苦惱,三海經記載了大量的奇珍異獸,而我們漢人的起源也是來自神話,雖說子不語亂力怪神,但是很多事情,我們至今還是無法解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