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0億的創新生意(1 / 2)

30億的創新生意

科技&創新

作者:陳敏

>樂扣樂扣(Lock & Lock)早已成為保鮮盒世界的代名詞。大到12升容量的韓式泡菜壇,小到0.1升的調料盒,形狀各異;為糖果、雜糧等盒子設計的斜側開口,黃油保鮮盒蓋上設計的卡槽——讓盒子反轉使用時,可以把黃油方便地塗在麵包上。樂扣樂扣關心著全世界各式食物的儲藏問題,創始人金俊一從韓國人最愛的泡菜獲得靈感,因為泡菜放在冰箱裏容易串味,市場上卻沒有一款完全密封的泡菜保鮮盒子,可以不影響冰箱中其他食物的味道。金俊一當時創辦的海納開碧(HanaCobi)工廠生產著600多種廚房塑料用品,卻無一款產品能為家庭主婦解決這一煩惱。在1998年金融危機發生時,與市麵上產品同質化的600多款商品,無一能幫金俊一擺脫經營的危機,其索性破釜沉舟,幾乎花光所有賺到的錢投入密封保鮮盒的技術研發。

>四麵鎖扣100%密封的獨創設計由此誕生,“美國保鮮盒特百惠發明於1946年,但直到樂扣樂扣問世,世界上才有了第一款100%密封的產品。”這一讓金俊一翻盤的明星產品成了集團公司的名字,而獨創領先的產品研發理念也自此不再改變。在四麵鎖扣技術誕生後,樂扣至今仍以平均每天2款,一年700款的研發速度推出新品。

>憑借保鮮盒,樂扣樂扣成功占據了全世界150多個國家主婦的冰箱。

>不過,世界各地的主婦用法五花八門,有時超出樂扣的預期。一種在韓國用於儲存大米的保鮮盒在英國成了保存寵物食品的流行容器;在墨西哥用於玉米餅保鮮的容器到了香港搖身一變被用於收納時尚飾品。金俊一一邊聆聽著用戶的需求,一邊跳出冰箱走進廚房、客廳、臥室以及戶外,從食物保鮮盒到野餐便當盒、保溫水壺、家居收納箱,其將自己的創新擴展到更多品類。

>一個小小的容器生意,一年創造的營收高達30億元人民幣,這是一家標準的隱形冠軍企業。

>

>突破

>當韓國總統樸槿惠出訪北京時,挑選在中國最成功的韓國企業,選擇的不是三星、LG等積澱已久的大財團,而是外人眼中不起眼的樂扣樂扣。2005年,這家白手起家的韓國公司在華銷售額為零,而現在超過50%的銷售額、80%的利潤來自中國市場,其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來自於對中國消費者的傾聽。

>在中國市場,塑料PP材料製作的保鮮盒是率先攻下市場的產品。但是塑料材料使用時間一久容易泛黃,加上中國家庭的菜肴油膩頗多,消費者紛紛反饋保鮮盒的清洗不易問題。

>金俊一是從塑料製品起家,在樂扣保鮮盒發明前經營了十多年的塑料生意。不過,當獨創研發思路被確定之後,他早就開始了玻璃、陶瓷、不鏽鋼等多種材料的基礎研發工作。針對中國消費者關心的清洗問題,其用玻璃替換了塑料。

>玻璃製品的挑戰是耐熱程度低、易爆裂。中國消費者的食物大多是高溫烹飪,並且愛用開水清洗消毒,這對耐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玻璃製的格拉斯(Glass)係列自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時就存在,但卻沒成為金俊一主攻的商品。樂扣樂扣正在對玻璃的耐熱性做技術革新。直到2010年,將耐熱係數技術指標降低到3.25,相比普通商品耐熱係數4.3,這一數字意味著產品安全性提升了三成,樂扣樂扣才向中國市場推出格拉斯係列保鮮盒。

>除了材料性能上的大突破之外,樂扣還繼續在細節上下功夫。當初塑料保鮮盒在技術成形後的一整年,其還為看似簡單的保鮮盒技術動了21次創新手術,徹底解決了開關鎖易折斷等問題。格拉斯係列同樣如此—一個關鍵問題便是玻璃製保鮮盒的密合度問題。由於密封性是消費者心中認可的樂扣樂扣的關鍵賣點,樂扣為了讓消費者感知產品密封性,其曾在旗艦店裏把塑料保鮮盒的底麵削除,把蓋子當底翻過來養金魚,格拉斯係列也同樣如此展示了。樂扣樂扣中國區銷售總監喬仕傑對《環球企業家》說,這對樂扣來說是新的挑戰,玻璃和PP材料的特性不同,需要重新摸索。針對蓋子的密封圈,樂扣將所有環節一一拆解調整,包括密封圈材料、軟硬度、造型等。一個明顯的改變就是密封圈由實心改為空心,蓋上蓋子後空氣壓力的作用下,密合性更是嚴絲合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