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我們共同擁有一個稱呼:“爸爸”和“媽媽”。

“爸爸”和“媽媽”是一本書。書中的每一頁都記載著父母對孩子愛的深沉與無私,記錄著父母對孩子愛的過失與遺憾。

透過紙背,書中呈現出這樣的經驗:做人難,做父母更難,做一個成功父母更是難上加難。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室,是孩子生長的搖籃。孩子,在這裏生活、成長;習慣,在這裏養成;教育從這裏開始;情感,是非,善惡,信念在這裏奠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個孩子從生下來到長大成人,期間要遇到多少個第一次:第一次啼哭,第一次說話,第一次自己吃飯,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坐汽車,第一次上學……在這無數個第一次中,孩子逐漸走進人生的世界。這些第一次擺在他們麵前的各式各樣事物,使他們覺得陌生而好奇。同時所遇到的各種困惑和疑慮,都需要父母來幫助、誘導與解答。而這些第一次灌輸的觀念和認識,會給他們留下極其深刻的、乃至是終生的印象與影響。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啟蒙。父母的教育方式,一言一行,無不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會引導孩子走向成功之路;錯誤的教育觀念,會使父母留下終生的遺憾。

1987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那位老人平靜地說:“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什麼?”“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東西要放整齊;吃飯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這些。”

我們不必去尋找教育孩子一夜成功的捷徑。事實上,沒有哪一本書哪一位專家能完成這項使命。作為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去發現孩子的與眾不同之處,去幫助孩子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人生成功之路。

沒有一成不變的培養孩子的妙方,所有的孩子都與眾不同。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身教更重於言教。耳濡目染間,孩子成為父母的一麵鏡子。

著名教育家裴斯塔洛奇曾有一段寓言:

有兩匹長得一模一樣的小馬。一匹交由一位愚昧人去喂養。但那個愚昧人非常貪得無厭,在這匹小馬還沒有發育健全時就被用來賺錢,後來,這匹小馬變成了一匹無價值的馱馬。與上述這匹小馬命運迥異的是,另一匹小馬托付給了一個聰明人,在他的精心喂養下,最後這匹小馬竟成了一日千裏的駿馬。

這個寓言旨在說明後天教育對兒童未來和前途所起的重大作用,雖說寓言的前提是“兩匹長得一模一樣的小馬”,這種理想狀態在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存在,但完全可以推斷,即便將“一匹擁有良好潛質的小馬”交給那個愚昧人,也不會出現多好的結果,倒是“一匹普通的小馬”在“聰明人”的喂養下會逐漸變得出色,甚至產生令人稱奇的結局。

哲學家盧梭說過:“對一個人的教育,在他一生下來就開始了,他雖然還不會說,不會聽,但已經在學習了,經驗先於教學。父母指引的航向,往往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孩子生命的航船馳向何方。”家庭最初及持續灌輸的是非觀念、善惡標準、為人原則、習慣養成將影響他的一生。

那麼,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家庭環境?父母在教育中承擔著什麼樣的責任?家教的誤區在哪裏?如何走進孩子的世界?如何讓孩子學會學習,學會關愛,學會生存,學會理財,學會合作,學會珍惜時間,擁有健康的人格?本書彙集國內外權威教育理念,融合國內外專家教育經驗,吸取成功父母教育的精髓,其目的就是試圖回答父母們關心的問題,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引導孩子助一臂之力。

參加本書編寫的人員有:高峰,劉馨,李文峰,黃鍾利,趙軍,彭小燕,薑國偉,劉春榮,馬秀軍,陳義利,王春生,石亞東,申萌萌,王彩風,譚宇深,馬海紅,陳莉。

對於父母來說,生下一個健壯的孩子,這隻是開始。今後的路卻更長,任務更艱巨,責任更重大。因為,從孩子來到人世間開始,父母的肩上就承擔起教子育人的責任了。

愛爾維修說:“即使是普通的孩子,隻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為了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和擁有成功的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

編者

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