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政治團體不能沒有領導,一個企業不能沒有總經理,一個研究所不能沒有所長。社會中的大多數事情,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不可能由一個人來完成,都需要一群人互相合作來完成。因此,必須要有人來領導。然而,領導力何來?有很多人認為領導能力是天生的。現代的研究表明,領導能力更多來自於後天的培養。
美國管理學會(AMA)曾做過一項調查:由大約1500位管理人員列出他們最欣賞的部下、同事和上司所具備的品質。
他們總共列出225種品質,經研究人員整理後,歸納為15大項,包括:
1.氣度恢宏(胸襟開闊、有彈性、有包容心)。
2.有才幹(有能力、有效率、做事徹底)。
3.能與人合作(待人友善、有團隊精神、肯配合別人)。
4.可靠(值得信賴、有良心)。
5.有決心(工作勤奮、有幹勁)。
6.公正(客觀、前後一致、民主)。
7.富於想象力(有創造力、富有好奇心)。
8.正直(可信、有人格)。
9.聰明(靈活、善於推理)。
10.有領導能力(能鼓舞士氣、能決斷、能指明方向)。
11.忠誠(對公司或對政策忠心)。
12.成熟(有經驗、有智慧、有深度)。
13.坦誠(不拐彎抹角、率直)。
14.能體諒別人(關心別人、尊重別人)。
15.能支持別人(能了解別人的立場並提供協助)。
這15大項中,屬於道德品質範疇的有4、6、8、13、14,屬職業道德範疇的有1、3、5、11、15。
同一調查表明,這些被調查人員認為上司應當具備的最重要的品質,一是“正直”,二是“有領導能力”,三是“有才幹”。
傳統觀念認為,領導力是天生的,而這項調查改變了人們對領導力以往的認識,它告訴人們,領導力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得到,這就對孩子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學校已經把學生領導力的培養引入正常教學實踐中,中國的許多教育專家也越來越重視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他們發現在領導者的能力中,大多都是可以通過對孩子的培養獲得,比如胸襟開闊、能與人合作、能支持別人等。這也給家長培養孩子的領導力指明了道路。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應被視作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內容。這也是作者編輯此書的初衷。
從小鍛煉孩子的領導才能,讓他們能夠在群體中脫穎而出,使他們能夠帶領一班人完成更大的事業,對社會對個人都非常有幫助。任何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佼佼者,能夠領導人們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具有領導力呢?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樣的能力才能讓孩子成為領導。
1.有能力、有才幹是領導者最基本的特征,而獨立是對領導者最基本的要求。一個處處依賴他人的孩子一定不會成為領導者,因此,獨立性是孩子成為領導者最基本的條件。要成為一個有領導才能的孩子必須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能夠做到自理,而且做任何事情都能自覺、主動地去完成,這樣的孩子往往能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