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2章 收割幸福(1 / 2)

看著黃燦燦的稻穀被一排排放倒,然後脫粒,楊晨感覺這樣的滋味沉甸甸的,就像那早已吊彎的穀穗。

天剛亮,楊晨就和父親把機器抬到田邊,而比他們更早的人早就把機器開得轟轟作響。

楊晨從母親手裏接過籮筐道,“媽,昨天誰家死人了嗎?我怎麼聽到鑼聲和鞭炮聲了!”

“應該是曾家崖口的,好幾天前就在傳,說是要死了!唉,這馬上就要忙農活了,家裏死人,兩頭忙啊!”

現在村子裏那還有什麼年輕人啊!都是老頭,像楊晨父親這樣的中年人都少了。

楊晨不得不一家三口來收割這四畝地的穀子。

當然,收獲的是幸福和口糧,楊晨不會有任何怨言,他揮舞著鐮刀把穀子放在秧盆裏,父親楊勝利忙著把電線從家裏放過來。

以前村子裏的人沒少幹直接把電線接在露天的裸線上的事情,但縣上和鄉上一貫強調,電乃國家之物,直接掛裸線上屬於偷盜國家財產,少則罰款,多則恐有牢獄之災。

村民們經過再三的勸解,倒也改了這個毛病,再說,這本來也不是很安全,很容易造成用電事故。

不一會兒,村裏許多家的機器都響了起來,一副勞動人民熱火朝天的景象。

因為在機耕路邊,楊晨決定用獨輪車來運打好的糧食。

這比用肩挑省時省力多了,好在,楊晨也算有一把力氣,可是不管你如何取巧,這玩意隻能用力氣往家裏搬,它不會自己生腳走回去。

在農業機械化沒有到來之前,每家每戶都這樣延續了幾千年。

人力在華夏從來被認為是最廉價的能源。

因為人,隻要肚子不餓著,就有使不完的勁。

像楊晨家鄉這樣土地承包到戶的情況,也很難發展機械化大生產。

十年之後,有專家呼籲收回大多數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然後以農莊的形式提高農業生產率。

就算是十年後,楊晨都覺得這個想法太不貼合實際,更別說十年前。

不管是十年前還是十年後,農民其實依然是這個社會最主要的人群,城鎮化雖然已經達到了50%有的地方甚至70%,在華夏民族偉大複興已經完成了62%的情況下,城市依然不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給大學生,下崗工人,更別說要大多數農民洗腳上岸。

不說別的,你來讓楊晨家鄉的農民交出土地試試!

在土地補償沒有達到或者接近於城市郊區補償範圍的時候,就算是楊晨,他也不願意輕易交出家裏人的土地。

這是農民賴以為生的根源。

網上還有很多帖子罵農民是這個社會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說什麼既占有土地,又到城裏搶城裏人的資源,還受國家的補貼。

對於這樣的帖子,楊晨一般懶得理睬。

楊晨推了兩袋穀子回家,發現廖清溪這丫頭還沒起來呢!還說來幫忙幹農活,體驗農村生活呢!

當然,楊晨肯定不會真的趕她到地裏去。

現在連自家的女孩子都不想讓她們下地幹活了呢,更別說來的客人。

楊晨姐姐楊夕小時候可沒少跟著大人下地,可這會兒的小孩誰不是在家裏玩著。

正當楊晨準備去叫廖清溪起床吃早飯了呢,廖清溪伸著懶腰,一臉朦朧地走了出來,“表哥,昨晚好像有好多虱子在我身上爬似的!”

楊晨走近一看,果然小女孩身上被咬了一些紅點。

“沒事,今晚噴點花露水就好了,洗把臉吃飯了吧!”

“你們都忙了一早上啦?”廖清溪看到院子的水泥地麵上倒了幾堆穀子。

“早晨太陽小一點,中午早點收工!”

“小溪姑娘,昨晚睡得還好吧?”秦淑珍打了一盆洗臉水,讓廖清溪洗臉。

“還行,晚上其實挺涼快的,就是有蚊子或者虱子。謝謝表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