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會表揚和批評孩子嗎?(1 / 1)

你會表揚和批評孩子嗎?

專欄

作者:楊鳳池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都有許多值得表揚的地方。他們雖然偶爾做錯了事,但這正是個體生命成長、向前發展的必經過程。他們需要有一個好的指引,這時家長正確的表揚和批評就能成為一個推動力,使得他們的潛能、求知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展。但現實中我們往往批評過多,而且是不恰當的批評方式,因此效果不佳。常常出現的情況是孩子不領情、逆反,甚至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埋藏了一些心理問題的隱患。幼年時的自我否定、不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成年時的行為模式。他們可能低估自己的能力,沒有自信接受重任,遇到事情時采取退縮、回避的態度等。

什麼是建設性的批評?要建設性地提醒孩子而不是破壞性地攻擊、指責孩子,跟孩子溝通交流一定要心平氣和。從大的方麵來看,孩子總體是好的,他有很多的優點父母都很喜歡。但是他也會有一些需改進的地方,他如果意識到了,並且改進那些不對的地方,他就是一個更好的孩子。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父母建設性地提醒孩子。尤其要注意,在我們要對孩子提出批評的時候,應首先表揚和鼓勵他,肯定孩子突出的好品質,強化優點。

假如說現在孩子正在寫作業,寫得不是太好,那麼我們可能會用兩種方式來提醒他。

不好的做法是,先批評否定然後說你應該怎樣改進:你瞧你這一頁寫得歪七扭八的,像蜘蛛爬的一樣,你能不能寫整齊一些,像一個好學生的樣子!

好的做法是,建設性的提醒:在這一頁字裏頭,我看這個“水”字寫得很漂亮,假如這一頁字都能寫成“水”字這個樣子,你這個練字作業完成的水平就相當高了。還可以說:除了“水”字還有很多字寫得不錯,如果整頁都寫得那樣好就是好學生了。

什麼是有效的表揚?又比如,一個小孩子數學考了99分,父母對孩子有兩種態度。

好的做法是:父母先肯定孩子,表揚他,然後和孩子一起去找丟掉這一分的原因。這個孩子會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自信、平靜、合作地解決問題。這不僅為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增添了砝碼,而且即使未來可能遇到挫著和失敗,孩子仍會自信滿滿,不會驚慌失措。隨著他的成長,他逐漸內化了父母對他的態度,將其轉化為自己性格中的一部分。在以後的家庭和工作中,無論出現什麼樣的問題,他對待自己,都會像他的父母曾經對待他一樣:不急不躁、冷靜分析,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創造力,戰勝一個個困難。

與此相反,不好的態度則表現為:首先質問孩子為什麼會失去這一分,而全然不顧孩子已經拿到的99分。這部分孩子即使取得了好成績,也很少體驗到成就感和喜悅感,而隻是為了能夠博得父母偶爾的笑容,置身於生活、學習的巨大壓力下。當他們慢慢長大後,會漸漸形成另一種性格,每當遇到事業的低穀和生活的困難時,他們就像小時候父母苛刻地挑剔、批評他們那樣來對待自己,即使取得再多的成功,也很少體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