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吳國投降 孫權身死(2 / 2)

孫權聞言大驚。一麵使人死守各處,一麵下令吳國百姓凡年滿十五至五十歲的男子盡皆從軍。一麵督促吳國水軍西進迎敵。

諸葛亮會同陸遜水陸並進,直逼江夏。孫權水軍西進至此,正遇漢軍戰船。陸遜令漢軍戰船一字排開。吳軍水兵自持無敵。擂動戰鼓,眾人一起大喊,直衝漢軍船隊。吳軍戰船比漢軍戰船略高大一些。吳軍將領想利用這種優勢。大敗漢軍一場。眼見快要衝進漢軍船隊。隻見漢軍船舷上忽然推出一門門鐵炮。吳軍雖然聽說過鐵炮。卻不以為意。忽然鐵炮擊發煙霧騰騰。衝在最前麵的吳軍戰船立馬就燃氣大火。傳神被打得篩子一般。眾水軍紛紛跳進江水中逃命。頃刻間,吳軍大小船隻數十艘,皆被擊中,不是直接沉默。就是烈火熊熊。那些未被擊中的船隻,那曾見過如此戰法。紛紛躲避。漢軍炮擊完畢。一擁而上。接近吳軍戰船。放下搭板,扔出鐵鉤漢軍紛紛登船,對驚慌失措的吳國水軍猛殺。一時間,浮屍滿江,順水而下。會同戰船殘骸,飄飄蕩蕩。無邊無際。

那孫權眼巴巴等待著水軍戰果。坐立不安。忽然探馬來報,自江麵上飄下無數屍體,碎木殘骸。孫權疑惑。趕緊準備車馬,率一眾文武趕赴江邊。卻見江麵上屍體連成一片,絡繹不解。順水而下。待孫權仔細看時。卻都是吳軍屍首。極少見漢軍屍體。孫權氣結,知道必是吳軍敗了。眾臣默默不語。各懷心思。

就在此時,忽然快馬來報。吳國水師大敗虧輸。幾乎全軍覆沒。孫權聞言恍如遭雷重劈。半響說不出半句話來。不等群臣出言。報馬又到,說漢軍順江而下,很快就到秭歸了。又聞劉理率大軍已經過了曲阿,正在向南徐進發。諸葛亮等以經到了柴桑。孫權低頭不語。這是諸葛瑾奏曰“陛下,如今漢軍已經不可擋了,陛下何不降之,想必也不會失了封侯封王的爵位。請陛下斟酌。”眾臣聞言皆附和之。孫權歎氣道。“我孫權自領父兄基業,無功於社稷百姓。隻是不知蜀漢容得我否?”諸葛瑾拜曰“諸葛亮乃我的胞弟,臣拚的一死,願意出使蜀漢,說服諸葛亮,保陛下周全,”孫權聞言,扶起諸葛瑾道“有勞先生了。”說完,也不理會眾人悻悻而走。回城去了。

眾臣見孫權離去,紛紛圍攏諸葛瑾。各說好話,希望諸葛瑾在諸葛亮麵前多美言之。諸葛瑾見此,歎道“眾心如此,何能再戰耶。”說完搖搖頭,自己準備車馬,去江夏見諸葛亮去了。

孫權求降的消息傳到劉理處,劉理大喜。想不到如此順利啊。隨即,與諸葛亮等合兵與南徐。隻待孫權來降。

這一日,孫權率文武,手捧印綬和吳中錢糧戶口表冊。不敢乘馬。來到漢軍營前求降。劉理代傳漢帝劉禪聖旨。封孫權為昏德候。餘下諸將盡皆封賞。眾人大喜,紛紛叩頭謝恩。孫權一臉苦笑。謝過皇恩。心裏想,“封個什麼昏德候,這不是侮辱我嗎。還把封地封在南越不毛之地。這如何是好。”想到這裏孫權一臉不滿。正在思索間,忽聞劉理喝道“昏德候在此作甚?令你立即動身前往封地,非奉詔,不得前往他處。”孫權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陰狠。隨即趕緊跪下,領命而去。

孫權麵色,劉理自然看見了。見孫權離去。劉理衝身旁馬岱看去,馬岱會意,轉身離去。不一時,報馬來報,“昏德候出城不久,忽然遇到一股吳國敗軍,貪圖財物。將昏德候一幹人盡皆殺死。沒有一個活口。”諸吳國降臣一聽,麵麵相覷。瑟瑟發抖。諸葛瑾聞言憤怒,欲出言責問。忽然看見諸葛亮眼色。隨即作罷。心中嗟歎不已。無人再有其他的心思。一心效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