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孕前期
有些因素在受孕之前已對夫妻雙方發生作用,以致造成胎兒的出生缺陷。例如卵子的成熟時間是從女性生殖細胞開始進入第一次減數分裂前期,並停留在這一狀態,在這段漫長的時間中,就有許多種未被覺察的環境因素影響卵子的減數分裂而產生染色體不分離。因此,孕前這段時間就顯得更為重要,尤其是不能濫用藥物。
男性精子的成熟過程需要64天,所以在受精前的64天內,同樣可以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出現染色體的變異,有些藥物可進入精液附著於精子上從而影響胎兒。如男性服藥後,有些物質能穿過血-生精小管屏障,進入睾丸後隨精液排出,而精液中的藥物可以被陰道黏膜吸收,進入母體的血液循環,使受精卵或胎兒的發育受到影響。
(2)受精卵的早期
有些致畸的臨界時間是在受精卵發育的早期,卵子從受精到受精卵在子宮壁內植入,一般發生在受精後6~7天,此時稱為胚囊期。第1周時形成胚盤,第3周是原腸期,形成三層胚層。受精卵在第1~3周時對環境因素的影響不太敏感,但有些藥物仍可在此時起作用,例如如果女性仍服用雌激素就會阻止胚胎著床。
(3)胚胎第4~9周
形成胚胎後的第4~9周是先天畸形發生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是胎兒主要器官、係統的基本形成期,由於器官細胞分裂繁殖旺盛,因而對各種環境致畸因素最為敏感。如接觸甲基汞可導致神經係統畸形,沙利度胺(反應停)可導致短肢畸形,性激素可導致性別分化異常,放射性照射可導致小頭畸形,酒精輕度過量可導致胎兒發育遲緩,嚴重過量可導致胎兒酒精中毒綜合征等等。
(4)孕第9周至出生
在懷孕第9周之後,胎兒的各器官係統開始進入生長發育期,當受到外因作用時,通常不會形成大的畸形,但由於小腦、大腦皮質及泌尿生殖係統正在繼續分化,因此胎兒的腦組織及生殖器官仍保持著對致畸因子的敏感性,還會出現中樞神經組織損傷、發育障礙以及其他功能障礙。這時期微生物是主要的致畸因素,感染病毒後嚴重者會流產、早產,一般狀況下則易形成器官發育程序障礙,出現器官或組織上的畸形。
一般認為致畸因素作用的時間愈早,對組織造成的損傷越大。了解了這些知識,就能根據畸形的種類、各種特殊器官致畸的時間性、各種致畸物質的特性等來判斷並尋找致畸原因,從而有效地預防出生缺陷的發生。
工業汙染對優生的影響
據統計,在全部先天出生缺陷患兒中,約有20%是由於在母體中受到有害重金屬粉或化學物質等工業汙染的侵害而造成的。
受到汞汙染的孕母易生下先天畸形兒。殺蟲劑、防腐劑、選種劑中都含有無機汞和有機汞化合物,它們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中,直接汙染土壤、水體、蔬菜、糧食等,使得食用了受汙染食物的人們輕則中毒,重則生下先天畸形兒。所以,準媽媽在孕前要注意不可食用含汞食物。
受到鉛汙染的孕母易生下不健康的寶寶。由於鉛在體內的含量是日積月累增加的,完全將其排出體外的藥物並不多,準媽媽防止鉛中毒很困難。此外,在這種被嚴重汙染了的環境裏居住的幼兒,其尿中鉛排出量明顯增高,這種長期鉛蓄積將損害幼兒的造血機能、神經係統,從而形成鉛中毒。
“噪音汙染”的危害
噪音是指各種不同頻率和強度的雜亂聲音。噪音強度的單位為“分貝”,分貝數值越高,噪音的強度越大,對身心的影響也越大。
一般人們輕聲交談,聲音的強度為40分貝;嘈雜的公共場合的噪音強度在60分貝以上;汽車正常行駛的聲音有80分貝。居民區住宅內的噪音應控製在白天≤50分貝,夜間≤40分貝,而居室內的噪音的國際標準為42分貝。
如果準備懷孕的夫妻或孕婦長期處於噪音環境中,噪音對孕婦自身的情緒以及腹中胎兒的生長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噪音會使女性內分泌功能紊亂,會誘發子宮收縮引起早產、流產或者會對胎兒的聽覺器官造成損害,甚至會導致胎兒的某些先天性畸形。所以建議準備懷孕的女性要遠離噪音。當環境中不可避免地產生噪音時,要心平氣和地對待,馬上離開或用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控製好自己的情緒。
在飲食上要多吃些富含蛋白質或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富含水溶性維生素的食物,如魚類、蛋類、豆類、奶製品、蔬菜和水果,補充因噪音影響而缺失的營養,有助於提高人在噪音環境中的耐受力。
謹防辦公室殺手的危害
寫字樓裏辦公環境優雅、舒適,遠離風吹日曬,但是裝修精美、設備先進的現代化寫字樓,其實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汙染源。懷孕後要是選擇繼續在寫字樓裏工作,有些問題就要自己小心。
(1)殺手之一: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