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1)

康熙十七年

十月三十日寅時

京都紫禁城

永和宮某間宮室,瞬間紅光乍現,甚至有的宮人說見到黃龍永和宮內在遊動。據宮人傳言,這個皇子胸前有七顆痘如水鬥形狀。

就像趙太祖趙匡胤出生時身體異香,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時“白氣貫室”、“紅光燭天”一樣,一個孩子從出生就注定不會平凡。

一聲嬰兒啼哭響徹整間宮室。不一會就有人恭喜她生了個皇子。烏雅氏那顆懸著的心,似乎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而怦然跳動了。她可知道庶妃張氏即使生了皇長女,可是沒有資格晉升。

她心裏也清楚,這個孩子不會是她的,誰叫她隻是個宮女呢?即使現在是個庶妃。她也知道自己出身低微,沒有撫育的資格。

要不是因為在孝昭仁皇後身邊當值,給了她爬上龍床的機會,她現在可還是個秀女。

其實她自己也清楚為什麼這個孩子沒有胎死腹中。

佟貴妃入宮至今仍一無所出,沒個皇子就算她是國舅佟國維的女兒,世祖孝康章皇後親侄女。即使孝昭仁皇後崩了,無子如何上位?

不過,沒關係,這個皇子終究是她生的,就算旁人撫養,難道還會忘了她這個額聶不成?

【皇阿瑪、額娘在滿語中是不存在的。兩者都是典型的滿漢語結合,這才清朝是絕不會容許的,應當是文藝創作出來的詞彙。額娘這個詞在晚清回憶錄中出現甚多,比如溥儀《我的前半生》:

同治的三個妃和瑾妃聯合起來找王公們說理,這才給她們明確了太妃的身份。從那天起,我才管她們一律叫“皇額娘”。

我慷慨激昂地說:“她是什麼人?不過是個妃。本朝曆代從來沒有皇帝管妃叫額娘的!嫡庶之分要不要?如果不要,怎麼溥傑不管王爺的側福晉叫一聲呢?”

然而就溥儀自己說來,他的滿語除了“伊立”外幾乎都不會,所以他的滿語是相當相當差的,有這樣的錯誤也是無可厚非的。】

她在心裏默默地吿訴自己要努力向上爬,隻有這樣她才能有更多的機會看看她的長子。

可惜,她還沒好好地看看孩子,就有宮人把孩子帶去給帝君瞧,隻給她留下一大堆賞賜。

此時的皇帝簡直可以說是雙喜臨門,就在幾日前將軍鄂內在石口打敗吳應麒,現在又添了一個兒子。

皇子誕生之初,一般是住在其生母所居的宮區內。當他們年近六歲時,即將入學之時,才遷入“阿哥所”居住。

但因烏雅氏地位卑微,滿月後的胤禛交由佟貴妃撫養。

清製,無論嫡庶,生下來如果是男孩,剛墜地,就需要由四十個成年或年老的婦差幫忙照顧。保姆、乳母各八人,此外還有針線上人,燈火上人,鍋灶上人。皇子一斷奶,就不用奶媽了,而增加諳達,教授皇子語言、飲食、行走等方麵的禮節。

這是皇上的第十一個兒子,康熙因為承瑞。承祜。承慶。賽音察渾。胤禔。長華。胤礽。長生。萬黼。胤祉中現在隻有四個存活,為胤禔。胤礽。萬黼。胤祉。

因胤字者存活多,給後麵的諸皇子命名時一律用“胤“字,以示字旁,寄以有福的希望,這是愛新覺羅氏行輩用字之始,其實也是醫療水平落後的無奈,嬰幼兒夭殤率太高了,皇帝希望能活多些。這第十一個皇子,皇帝取“以真受福”的含義,愛新覺羅·胤禛。

順治、康熙兩朝,皇室子女在日常實際稱呼時,不是按計殤統排法,而是以成育者排行。如順治皇帝的皇子,《玉牒》雖然記載為:第一子牛鈕,順治八年十一月生,三個月後夭殤。第二子福全,順治十年生,後來封裕親王,康熙四十二年五十一歲時去世,而福全的弟弟康熙皇帝在這一年為福全所作的碑文中,則稱其為是“皇考世祖章皇帝之長子”,可見是把夭殤的第一子鈕鈕排除在外,把成年的第二子福全稱為長子。則此時的胤禛便可稱“五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