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融終於看到了佛法在天下所盛行,他也在羅什祖師的指導下,對佛道有了更深的會晤。
前半生的飄搖,後半生的輝煌,人生八苦他已嚐盡了六味,此時的道融,從燃燈古佛傳授於他的四部真經中也領悟了無上真意,如今的他,已然擁有了佛門的幾項小神通。
修煉佛法的神通,不必借用天地靈氣,修煉肉身,達到成仙的境界。而是通過心境的升華和道理的感悟中獲得念力。
福報的念力為功德,惡報的念力為罪業,功德與罪業就像道家所講的陰陽之氣一樣,能夠增加佛力的修為,如今道融的實力,相當於渡劫前期,能有這份實力,也是因為燃燈所留給他的四本真經的緣故。
佛法在這幾年的光景之下,已然深入人心,皇帝更是鼓勵百姓出家,對於出家之人免征徭役,給予寺廟圈地奉養,免征賦稅。一時間出家成了潮流,人人都把自己的腦袋削尖了,往寺廟裏擠。
然而,輝煌的盛佛時代之下,卻有著另一番景象。
為了安頓日漸增長的出家之人,皇帝更是開始大興土木,建了不少宗院寺廟,劃出更多的土地供養他們。
於是,秦國境內出家人越來越多,拉幫結派建廟圈地,更有甚者,兩方會為了地盤而群毆起來。他們出家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修行,隻是為了免征逃稅,不服徭役。
久而久之,國家賦稅減少,徭役征不上來,而皇帝仍然下令大興土木建造佛門聖地,就這樣過了幾年,國力日益衰竭。
時年,祖師羅什圓寂,皇帝命道融接掌國師之位。道融組織了長安城中的五千餘虔誠的僧眾,於城西逍遙園中為祖師舉辦了一場盛世空前的法事,以恭送祖師駕鶴西去,從此道融便接手了羅什祖師的重任。
三年後,皇帝姚興病世,秦國內亂,姚泓最終爭奪了帝位。
但此時的秦國內憂外患終於爆發,東晉趁此動亂之機對秦國發動了大舉進攻。
本來日漸衰退的國家一時間風雨飄搖,如大廈將傾。
幾個月的時間,敵軍勢如破竹,秦國城池紛紛陷落,東晉太尉劉裕摔軍直逼長安。
就在大軍抵達長安之時,新主姚泓急令姚讚守霸東,將軍姚丕守長安城北之渭橋,輔國將軍胡翼度守城東北之石積,姚泓自守城西逍遙園。
晉軍乘著商船逆流從渭水而進,士兵都藏隱在商船之中內。後秦兵隻見來往船隻進而未大軍,十分驚異。艦至渭橋,晉軍士這才手執兵器棄船登岸,背水死戰,大敗姚丕所部。
姚泓聽到探報,引兵去救,卻因為道路緊逼河水地勢十分狹,與姚丕的敗逃避的士兵相衝,自相踐踏,不戰而潰,於是單騎逃回王宮。
道融則帶著逍遙園中的五千僧眾前來救駕,護住了姚泓。
到了晚上,晉軍從長安北門長驅直入,一時間,馬蹄聲震天,殺聲四起,城中百姓紛紛閉門不出,生怕被亂兵所傷,這一夜長安城中亂成了一片,秦國的殘兵被屠戮得一幹二淨。
道融帶著領著數千僧眾護著姚泓逃奔石橋。姚讚得悉姚泓兵敗,當夜急率諸軍馳救,雙方擬定在石橋碰頭,但長安城諸門已為晉軍所據。姚讚的部隊根本無法通過,見都城被占,秦國大勢已去,士兵們一時丟盔卸甲,做鳥獸散。
國師,如今城池已破,該當如何?
奔逃中姚泓騎在馬上,眼神驚慌的朝道融尋問道。
而此時的道融更是心中悲愴,昔日的強秦竟在一夕間傾覆,而沒有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佛法振興的道路便會終止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