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皓:中國隊已經刻在我骨子裏了1(1 / 1)

在即將離開國家隊的時候,我心裏有很多不舍,也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自己對這個團隊的深厚感情。我在這個強大的集體中跟大家共同奮鬥了14年,每個人都幫助過我,從領導、教練、隊友到科研後勤保障等工作人員無一例外。所以在告別國手生涯之前,我梳理了一下自己這麼多年的心路曆程,很想跟教練和隊友們說說心裏話,並借此機會向所有支持幫助過我的人說一聲謝謝。

乒乓球給了我所有的喜怒哀樂

我從小選擇乒乓球這個項目,是因為非常喜歡她。正是因為熱愛,所以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失敗我都沒有放棄。我在國家隊訓練14年了,從一開始大家並不看好我的打法,到後來經過教練的調教和自己的努力,最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打法類型,並且有幸代表國家隊多次參加世界比賽、三次參加奧運會,取得了一些成績,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對乒乓球的感情是非常執著的。

最開始我在長春剛學乒乓球的時候,很多人和我一樣練直板橫打,但後來隻有我堅持了下來,隊友們中途都換了打法,或者加了推擋。我進二隊時還是在老球館訓練,我記得有一天徐主任過來看我的訓練,當時主管教練韓華問他,我的打法需不需要加推擋,徐主任說了一句:“就這麼打吧,挺好。”當時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我從上一隊開始就是吳敬平教練帶我。我記得非常清楚,剛進隊時我並不是重點培養的苗子,剛分教練的時候我甚至沒有教練,後來是因為當年聯賽期間我一直在俱樂部裏陪馬琳練習,吳指導才把我挑進他的組裏。一年以後有一個長春公開賽,因為長春是我的家鄉,吳指導在教練組研究名單時建議報我去,但教練組對我的能力沒有信心,認為我水平不行,最後沒去成。當時我心裏就憋上一口氣,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去贏得教練組的信任。幸運的是,緊接著隊內開始實行競爭製度,參加公開賽的名額也要靠隊內循環比賽打出來,當時我跟劉指導說:“我的機會來了。”當時劉指導還不是教練,他還挺納悶,說什麼機會來了?我說“終於競爭了”!

經過隊內競爭和俱樂部聯賽的鍛煉,我在2001年全運會上打得不錯,那年是我和王濤、劉國梁一起打的唯一一屆全運會,我們八一隊獲得了團體冠軍,讓我的自信心又進一步提升了。可以說,既殘酷又公平的隊內競爭也是我能在2001-2003年快速成長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