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說,穿越回某朝某代能改變曆史。那麼,有時候真的可以試試看。假設,是“你”,或者是“我”穿越了。那一年,是公元1628年,按當時的年號,應當是“崇禎元年”。薊遼督師袁崇煥還活著,朝中剛剛除掉魏忠賢,崇禎皇帝朱由檢也有大幹一場的決心……
於是,我們的主人公——“你”,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暫時先叫“你”。或者叫“我”也行。
閉上眼睛……全身放鬆……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適……眼前,是一片冰雪覆蓋的原野。你從沒見過這樣大的雪。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艱難前進,遠遠瞧見一座高大的城牆。城門打開,進出的軍民卻少見。剛要開口問話,突然發現,原來“你”,或者“我”說的現代漢語跟古人發音差異實在太大……沒關係,現在還在催眠狀態中。趕快學會當時的口音,還有要能認識當時的文字。好了,現在知道,你我原來恰好就來到了當年的北京。
那時候的北京,麵積基本等於今天的二環內。而且,一點也不堵車。西直門還是城門,不是上去就下不來的立交橋。空氣也沒有霧霾。隻是風大,冷,刺骨的冷。
學會說話,學會當時的文字,又找到了本地的會館——具體是什麼會館,看官是哪裏人,這裏便是哪裏。本書的主角就是你自己啊,也是我自己。
然後該編造一個家世了。什麼?你希望是寒門出身?別逗了,“寒門”是用來忽悠人的好不?相當於“草根”。你隨便扒拉扒拉那些草根藝人,有幾個不是專業出身?所以得是個官宦人家。最好父輩官兒別太大。父親就是個縣令好了。縣太爺,處級幹部,不大不小,一輩子幹到死。留下點底子,夠你讀書求個晉升了。
那麼說,你是來進京趕考的。一點不錯,那就趕快去應考吧。出於主角的考慮,最後自然得以獨占鼇頭。而後,便是花團錦簇,騎馬遊街,不可一世。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
且慢,革命尚未成功。考中進士僅僅是個開始,接下來,運氣好的說不定就在翰林院裏當個編修,甚至隻能做個庶吉士——也就是“實習翰林”。還有些會外放,也不知道能去什麼地方,做個縣太爺什麼的。終其一生不得晉升的居多,入閣拜相基本上跟彩票中獎差不多幾率。
哈哈,是不是有一種被逗了的感覺?好吧,接下來,開始進入正題吧。現在,崇禎元年的你,剛剛進入官場。哦?你覺得準備時間不夠?那好吧,就給你往前挪幾年,換到天啟五年好了。或者天啟二年,沒辦法,天啟年間一共就這兩次考試。什麼?你想去萬曆年間考?那你豈不是得跟袁崇煥、洪承疇這些名人同科?暫且不說方便不方便開展情節,你確定跟他們一起,你能中得了?開主角光環也沒這個水平吧。老老實實得在天啟年間好好考試吧。
考完之後,你不會走門子,所以就一直“待詔”,就是等著皇上(也有可能是魏忠賢)給你安排工作。終於到了天啟七年。史書上寫,“上不豫”。也就是說,皇上不舒服。
隨手給你,或者是給我,取個名字吧。就叫胡舟,字於息。接下來是正文,敘述人稱為第一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