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的嗎?”
“掃除力真有這麼大的魔力?的確,掃除看似一場簡單的體力勞作,實則內蘊深沉的人生智慧。通過打掃,我們可以放下高傲,學會謙卑,在忘我的工作中發現自己。一個小小的‘掃’字,甚至可以成為打天下的寄托與期冀打掃的過程,就是處理、選擇、揚棄的過程,是你與環境的互動。整潔的環境明顯顯示你的邏輯性和條理性。“
“我該怎麼做呢?你也知道我的近況。”
“我知道你的處境才過來的,內觀世界無限小,外觀世界無限大。心是什麼樣子的,你的生活就是什麼樣子的。一個生活工作勞累的人,必定思想也是充滿負擔,這些負擔來自各種各樣的壓力、期望,然而內心如果沒有清掃,生活中的清掃是不是隻是形式,而不能持之以恒,一個心清自明的人,所做的事情才能堅持。知識是遞增的過程,智慧是遞減的過程,人的生命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過程。佛家講,‘心如蓮花開’,而不是講了解一個人就像剝洋蔥,對吧?”
“哈哈哈哈。”說得我開心地笑了,“洋蔥是沒有心的。”
“對啊,經營企業學習管理,做生意、當老板,學做人,做布施。你現在是不是沒有時間思考了。”
“嗬嗬,有點,消極的因素的影響,還有就是習慣。”
“你想過沒有?為什麼這個世界上窮人多而富人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一樣的,為什麼都最後出現了二八定律?”
“這個還真沒有想過。”
“《國富論》和《資本論》都闡述過一個論點,就是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因為他們在繁忙地工作的同時,沒有了時間去思考,導致了心智的衰退。”
我有點震驚,但是沒有說話。
“現在西方一些研究就是關於這一方麵的,但是沒有多少新的進展,也隻是論證這個觀點而已。“
“周末我們有一個瑜伽的活動,你也來看看,就當玩一下。換上比較舒適的衣服。“
“好,好,好!”我握住他的手。
“我想把公司賣掉?”
“為什麼?”
“不賺錢,並且圖書產業在未來的市場越來越小了。”
“你做這個公司是為了賺錢麼?”
“是的。”
“你為賺錢怎麼能做好公司呢?”
“哦……”
“那樣吧,我們周末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可以讓你峰回路轉。”
“謝謝。”
“那我就先走了,還有事。”
“好。”我送他到樓下。
公司曾經一度經營不善,員工也有離職。聽了林宛長的話之後,我每天在公司裏獨自做清潔、倒垃圾,把不用的東西統統扔掉,一段時間之後,我突然頓悟了企業存在的意義,改變了經營理念。公司的員工看到我的改變,也變得精神了,或許這就是相互影響吧。看到公司有所改變,想到我沒有多少付出的從前,多少有點慚愧了。
周末的活動如期而至,當我趕到的時候,我才知道是參加一個瑜伽班;有很多學員,都是一些年輕的、中年的企業家,沒有什麼熟人,他們安靜地盤腿坐在地毯上,靜靜的,腰部挺得筆直,中指和拇指捏在一起,很自然放鬆地放在膝蓋上。
這時有一個引導悄悄告訴我,“馬上要開始了,你想知道如何開發你強大的潛能嗎?要跟著老師認真學習和修煉啊。”我看氣氛莊重,充滿靈性和脫俗之氣,不由鄭重起來。
然而引導的老師對於瑜伽的介紹並沒有我想的充滿新鮮:“瑜伽起源於印度,從遙遠的古代起就是某些實踐或是修練的途徑。在古聖賢帕坦珈利所著的《瑜珈經》中,準確的定義為‘對心作用的控製’。瑜珈在印度有著淵遠的曆史。在印度,人們相信通過瑜珈可以使內在的自我將與宇宙的無上合一;心的主體被證悟,一切障礙都將不存在。瑜伽是東方最古老的強身術之一。瑜伽也是印度先賢在最深沉的觀想和靜定狀態下,從直覺了悟生命的認知。瑜伽修持秘要是理論和實踐互相參證的法典。”
“當瑜伽的修持者在深沉的靜坐中進入最深層次時,就會覺醒人生自性與生命的至善境界,從而獲得個體意識與宇宙意識的結合,喚醒內在沉睡的能量,得到最高開悟和最大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