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石油勘探單位的財務風險管理(2 / 2)

3.轉移法:是指企業通過一些策略將部分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以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比如企業可以通過購買財產保險這一方式從而將財務風險轉移一部分給保險公司承擔;又比如在對外投資時,企業可以采用聯營投資方式,從而將投資風險部分轉移給其他參與投資的企業等。

(二)石油勘探企業的財務風險控製措施

1.建立財務預警體製,及時揭示財務風險

規避資本營運和資金管理風險最為有效的方法是財務風險預警,這種預警要求企業在財務風險實際發生之前,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事先識別、分析和判斷,捕捉和監視各種細微的跡象變動,並警示有關人員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風險防範。建立財務風險預警係統,可以幫助企業對資本營運過程進行跟蹤、調查、監督,從而捕捉和監視財務活動中各種細微的變動跡象;可以幫助企業對財務指標和財務報表進行更為全麵、科學、準確的分析,從而加強公司財務管理和財務監控,並且及時發現財務管理活動中所麵臨的管理失誤、重大風險和隱患,及早發現和預測財務風險;而一旦發現某種異常征兆或財務風險信號,應當迅速采取應變措施,準確及時傳至相關人員,以控製事態,防止其進一步擴大,最大限度地規避或降低財務風險。如石油勘探企業應結合行業水平建立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最低資金餘額等進行評價。

2.完善合同管理機製,避免合同風險

合同的簽訂雖然存在一定風險,但是完全可以通過一係列措施將風險降到最低。首先,在投標階段就對招標文件的相關條款進行研究,組織相關部門對風險進行評估。其次,中標後簽約時要對合同的各項條款進行逐一審查核對,合同的簽訂必須符合國家法律和政策,貫徹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的原則。再次,積極同發包方談判,以合理定價的方式承包,按照文件進行預算結算,對於業主的不合理要求要據理力爭,堅決不簽低於成本價及有失公平的合同。最後, 合同簽訂以後雙方要切實履行合同條款, 出現任何突發問題都應按照事先的合同規定進行處理,從而保障雙方的權利,降低財務風險。

3.強化資金管理機製,避免資金風險

一方麵是建立資金集中管理機製,從管理架構上解決資金分散、資金監控和資金籌劃的管理難題,對於往往以項目部等模式分散化管理的勘探隊(組)更有其必要性,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在這種資金集中管理機製之下,財務部門根據總體情況可以提前籌集和分配資金,以降低資金成本。另一方麵是要抓好資金回收,把握應收賬款賬齡。要嚴格按合同進行款項催收,建立項目部的考核指標,落實人員責任。對於境外的應收賬款,要縮短收賬周期,在必要的情況下,對於提前收回的應收賬款還可以考慮給予折扣。

4.強化內部控製,做好項目的投資管理與過程控製

嚴格的內部控製可以把企業的風險點掌握在可控範圍內。結合科學嚴格的成本管理與過程控製,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首先,在項目技術經濟評價方麵,不斷探索新理論、新方法。在項目競爭力分析、風險分析中,廣泛運用價值工程理論,取得了良好效果,做好石油建設項目評價指標及評價模式研究。其次,要加強合同管理,明確工程款的各方麵內容,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再次在勘探過程中,嚴格執行成本計劃,對材料、人工及機械費用等分別采取不同措施加以控製。再次要積極收集工程中因外界因素導致發生變更索賠的資料,及時向業主申報計量。最後竣工結算要及時,降低欠款風險帶來的一係列損失。

四、結論

任何企業都不可避免存在財務風險,石油勘探企業的財務風險也是客觀存在的,要采用多種方法來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而最關鍵的是根據財務風險的類別,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對各類財務風險加以防範。隻有正確認識企業財務風險,找出引發企業財務風險的隱患,收集相關數據,進一步估計和預測風險發生的概率及後果的價值大小,完善合同管理機製,建立資金集中管理製度,加強成本控製,強化內部管理,才能降低財務風險,保證企業平穩、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倩,蘇延明.關於對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思考【J】.內部審計與管理效益,2006(02).

【2】嚴成根,李儲東.現代企業管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