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抑製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並沒對國內產品造成影響,而進口產品因為彙率下降而價格下降,最終將影響整個市場的價格,達到緊縮通貨的目的。在通貨膨脹期間,本國貨幣的升值無疑是避免惡性通貨膨脹的有力途徑。
(4)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提升我國國際分工地位。
2.不利影響
(1)傳統商品、基礎產業和服務出口將受到衝擊。人民幣升值將使得我國傳統商品在國際貿易中失去價格競爭的優勢,這將會影響到傳統產品及企業的發展。而隨著貿易地位的改變,國外廉價商品大量進入本國市場將對我國農業生產造成前所未有的打擊。
(2)就業壓力增大。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出口大國,淨出口貿易對我國的總內需求拉動起很大重要。而一旦人民幣升值,出口減少,製造業和加工業將會萎縮,勞動密集型產業將受到抑製,失業人口將增加,一係列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也隨之引發。
(3)加劇金融市場的風險,製造資產泡沫。人民幣升值後,國際遊資將大量投入中國金融市場,這將帶動我國房地產和股市等暴力行業,短期內造成經濟繁榮的虛假現象,在獲得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和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巨大利潤的同時,隨著遊資的撤離,使得房價居高不下的同時,使我國經濟將遭到重創,甚至會造成我國整個金融市場的崩潰。
三、我國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對策之我見——抓住機遇,趨利避害
1.熟悉並運用國際慣例,建立法製化社會
經濟穩定增長離不開法製環境的完善,健全的法製體係和國際慣例,能夠影響世界各國對中國出口產品、不動產、人力資源和服務等要素的價值評估,推進資源要素價格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化配置。
2.提倡可持續發展觀
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沒有注意到資源的稀缺性與過度開發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政府應積極引導企業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發展循環經濟,提高企業國際形象,創造無形資產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3.培養企業創新意識,促進我國企業技術創新,減少貿易摩擦
人民幣升值,打破了我國原有的價格優勢。為了在國際市場中更具競爭力,國家應鼓勵企業增加創新意識,進行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增加國家競爭力的同時,保持貿易的正常化。
四、總結
綜上所述,人民幣升值勢不可擋。究其原因,有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增長的內在動力,也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施壓,還有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為客觀原因。人民幣升值有利有弊,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有暫時的也有長遠的影響,而我國應該在人民幣升值的過程中看清其升值的本質原因,及對我國經濟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針對問題,對症下藥,做到趨利避害,抓住人民幣升值的機遇,應對風險,促進我國經濟新一輪的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龍柯宇.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環球視野,理論前沿,2008(14).
【2】王雅婧.淺談人民幣彙率升值原因及對策【J】.今日財富,2010(1).
【3】華民.人民幣不應升值的原因分析【J】.招商周,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