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代帝微服(1 / 2)

炎龍國

京城

皇宮

以周圍兩海為水源,將宮城和殿堂放在京城中心,體現“普天之下,惟我獨尊”的帝王思想。麵向南方是京城布局的主導方向,這既有利於居室避寒和采光,又體現“麵南而王”的另一傳統觀念。皇宮呈“凸”字形,給人一種整體感和穩定感。皇宮由一條長達八千米的中軸線縱貫南北。皇城、內城的建築,都是以這條中軸線呈對稱分布,形成完整協調的巨大建築群。

宮城呈長方形,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城牆外是五十多米寬的護城河。城牆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瓏奇巧的角樓。皇宮建築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築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

接著往裏走,是一個寬廣的庭院,彎彎的小河鄉一條玉帶橫貫東西,河上是精美的漢白玉石橋。

此時正值早朝,所有的大臣全集中在金鑾殿中。金鑾殿矗立在七米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層,每層的邊緣都用漢白玉欄杆圍繞著,上麵刻著龍鳳流雲,四角和望柱下麵伸出一千多個圓雕鼇頭,嘴裏都有一個小圓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大點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麵安放這金漆雕龍寶座,背後是雕龍屏。此時,一位大約20來歲的年輕男子正坐在上麵,雖然很年輕,但仍不失帝王的威嚴。

他,正是炎龍國皇帝,龍嘯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朱漆方台下,眾大臣一同喊道,那聲勢,尤其的駭人。

“眾卿平身。”龍嘯天揮了揮袖子,用他那威嚴的聲音說道。

“謝皇上。”眾大臣站起身來。

“近來百姓可好?”

“啟奏陛下,最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切又好。”一個看起來不小的大臣走了出來,身子微微前傾,表示對皇上的恭敬。

“又是這句話,兩個月以來,每天都重複此句話,是不是有事瞞著我?”

“臣不敢。”

“還說不敢,先帝駕崩不久,你們便都什麼事都瞞著朕,是不是不把先帝放在眼裏?”龍嘯天動怒了。

眾大臣沉默不語,低著頭,眼神卻向其他人瞟去。

“既然你們非要瞞著朕,那朕隻好自己想辦法了。龍翔天!”

“臣弟在。”一個比龍嘯天還年輕的聲音響起,雖然這個聲音的主人和其他大臣穿的都是一樣的官服,但仍顯的這道聲音的主人氣質非凡。

“朕由於公務繁忙,便派朕的三弟代替朕微服私訪,你們可有意見?”

眾大臣再次沉默,有幾個大臣皺著眉頭,旋即有舒緩了下來。

大殿再次鴉雀無聲。

雖然沒有任何大臣反對,但其中一位資曆較高、年歲較大的大臣的眼神中劃過一絲殺意。

“既然諸位沒有意見,那就這麼定了。”龍嘯天邊說邊拿出一個已經寫好的聖旨,遞給身旁的宦官,示意讓他念。

宦官小心翼翼的接過聖旨,打開,然後用他那不陰不陽的聲音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因公務繁忙,無法深入民間、微服私訪。因此,朕命三王爺龍翔天代替朕微服私訪,體恤百姓之疾苦,懲治貪官汙吏。並賜予龍翔天金印一枚,可以裁製三品以下的任何官員。欽此。”

“臣弟龍翔天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龍翔天鄭重的結果聖旨和金印。

“眾卿可還有其他事?”

“……”

大殿上第三次無聲。

“既然沒有其他的事了,那便退朝吧。”龍嘯天略有些疲憊的說道。

“退——朝——”宦官那不陰不陽的聲音再次響起。

眾大臣離開了金鑾殿,大家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討論著什麼。隻有三王爺和那位潛藏殺機的大臣獨自朝自己的府邸走去。

親王府

龍翔天剛走到親王府,便看到一名下人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看到龍翔天後,便放慢了腳步,但卻一臉焦急地走過來。

“王爺。”那位下人恭聲道。

“發生什麼事了?”龍翔天問道,他顯然發現了一絲不對。

“皇上來了,正在裏麵等您。”

“什麼!”龍翔天有些驚訝,因為他想不出皇上來親王府的理由。

“哈哈,王弟到家了怎麼不進來,是不是不想見朕呀?”一聲爽朗的聲音從親王府中傳來,此時,這聲音中少了一絲威嚴,多了一絲親人間的溫馨,給人較好親近的感覺。

龍翔天身邊的下人卻被這聲音嚇了一跳。因為這是親王府,即便不如皇宮那般巨大,但也小不到哪兒去。皇上此時正在迎客廳,這迎客廳距門口最起碼有一千多米,顯然這皇帝的武功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