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夏夜對談(1 / 2)

唐上元三年夏末,英王府。

抔霞館中合歡落盡,唯有廊下幾株玉簪開得正盛,如堆雲砌雪一般,染得夜風中也有悠悠香氣。

廊上那伴著玉簪花香捧卷吟誦的女子,看樣子不過十三四歲。著一身月白短襦長裙,胸前係一根紺青絲絛,不施脂粉,不佩釵環。她的秀雅麵龐有著少年女子特有的鮮妍與靈慧,月下看來,卻又美得蘊藉之極。

那牆根草叢之處,隱有蟲鳴陣陣,愈發襯得院中寂靜。這時有極輕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那女子微一抬頭,看清來人後,忙起身頷首行禮道:“夜深露重,殿下如何來了?”

這位少年女子名叫上官婉兒,年十三,是獲罪的宰相上官儀的孫女,自小隨母親鄭氏在掖庭宮作官婢,在她八歲那年,英王李顯步入掖庭宮,特地尋訪上官氏後人,將她帶出掖庭,於府中教習照拂,就連鄭氏也被指派了輕的活計,以養病弱之身。而這位身著豆青蓮紋緙絲衣裳,身材頎長,神色溫和的來人則正是皇七子英王李顯。

“夜裏無事,信步走走,孰知隻有你們抔霞館最清靜,”李顯理了理袍擺,於廊下的青石方凳上坐下,並擺手讓婉兒也坐下。

婉兒合上書卷,笑道:“合歡姐姐與淩姐姐都好靜,我也疏於音律,哪裏吵得起來?不過殿下如何會無事可做?阮媵(注:親王,孺人二人,視正五品,媵十人,視從六品)與柳媵兩位娘子難道還絆不住殿下麼?”李顯聽了這話,竟是一臉的哭笑不得,道:“自從趙氏被廢後,驚鴻驚懼成疾,現雖已漸漸好轉,卻也容貌憔悴,因此不願見我。文鸞就更有意思了,她說驚鴻病著,她若霸占著我,倒教別人笑話她拈酸吃醋,小家子氣,十日倒有六日轟我出來,我堂堂一個皇子,竟……"

婉兒聽到這兒,唇邊雖掛上了絲笑以附和李顯這一段話,可心裏卻不禁齒冷。趙氏趙舜華,是他的結發妻子,他們兩人少年夫妻,情深眷濃,曾滿足了婉兒她們這些年輕女孩子對婚姻所有美好的想象,可是如今,趙氏因獲罪於天後,被廢禁致死,她的名字便成了忌諱,即使是在這靜謐無人的夜裏,也隻能一語帶過。可是七皇子竟就這麼淡漠地說了,像是說了一個毫不相幹的陌生人似的,而與此對應的是,他對兩個妾侍親昵溫柔地嗔怪,婉兒聽了隻覺隱隱刺耳。

李顯像是察覺了什麼,收斂了笑意,肅容問道:“我有正事問你,”頓了頓,他道:“依你所知所感,我六哥的太子之位,坐得穩當麼?”

李顯對婉兒她們的栽培,似乎是另有用意,他常拿一些政史之事來問她們。不過相較於唐合歡、薄朱華她們的對答如流,婉兒在這方麵似乎愚魯了許多。其實她很矛盾,一方麵她熱烈地渴望投入其中,另一方麵卻又因家門舊事而有所恐懼。因此她不敢細思,隻緘默不語或是隨意應答,以緩解眼下的糾結。

婉兒笑道:“婉兒一介女流,況且往日這種問題,不是該問薄姐姐她們麼?怎麼今天……"李顯似是聽到了什麼好笑的話,嘴角微抿地打斷道:“別朝別代不說,僅論我父皇這一朝,父皇母後並稱二聖也有十多年了,女子不得參政這句話你認為還足以作為一個借口麼?再說,我既然問你,就是已到了非你回答不可的時候。所以,我是真的想聽你的答案。”

婉兒一時語塞,卻又抬眼見李顯那深邃含笑的眼眸,這才沉下心來深思,關於太子的種種傳聞也漸漸浮出腦海。太子李賢,為皇六子,在故太子李弘辭世後,按法理就由他這個嫡次子主位東宮,可自冊立至今才有一年的光景,這位殿下的位子又會有什麼不穩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