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3 / 3)

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心裏雖然不至於生氣,但是肯定是不太舒服的。一方麵是因為搞不清電話號碼而無法和朋友取得聯係,另一方麵是因為遭遇了這麼令人鬱悶的態度。

不用問,誰都不希望自己打錯電話的時候接受來自對方這麼一通頗不友好的舉措。那麼推己及人,如果我們接到這樣的電話又會怎麼做呢?我們又該怎樣告訴我們的孩子如何應對這些打錯的電話呢?

峰峰家的熱水器壞了,爸爸就按照購買時商家給的維修電話打過去。對方接起來聽說是要維修,就溫和地說:“這裏是私人住宅。”峰峰的爸爸趕緊道歉,可沒想到對方居然說:“這個電話之前的確是那家維修部的,隻不過他們搬走了,我現在把他們的新電話告訴你……”

由於對方的耐心告知,峰峰的爸爸順利地找到了那家維修部,他從心底裏感激那位接到他電話的人。他對兒子峰峰說:“這個聽起來很年輕的大哥哥說話真客氣,也很助人為樂,不知道得有多少人打錯這個電話,他得向多少人解釋並告知維修部的電話……”

峰峰認真地聽著爸爸的話,同時也在接受著一種關於接到打錯電話的禮儀教育……

對照我們曾經打錯電話或者接到打錯電話時的經曆,事例中這位接錯電話的小夥子的形象是不是顯得高大了很多?曾幾何時,我們在打錯電話時會遭到冷淡的態度,我們也在接到別人打錯電話時以同樣冷淡的態度來對待,而峰峰爸所遇到的這個年輕人卻用自己的行動為所有犯過此類不禮貌行為的人上了生動一課。

1.提醒孩子撥電話的時候認真核準電話號碼

為了避免撥錯電話,我們應該提醒孩子,在撥打電話前認真核準一下所記的電話號碼,這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撥錯電話了。

曾經有一個小朋友自認為自己用腦子記錄的電話號碼絕對沒錯,就在聽到對方說撥錯了之後仍不甘心,又繼續按了好幾次重播鍵,直到最後,對方幹脆把電話線拔掉,在最後一次接起來的時候,還把這個孩子罵了一通,結果這個孩子再翻看自己的電話記錄,發現果然是自己記錯了。

每個孩子都不想撥錯電話,更不希望在撥錯後遭遇“悲慘”,那麼家長可以提醒孩子,在撥電話前,一定要認真核準電話號碼。

2.告訴孩子如果撥錯電話一定要道歉

有的孩子毛毛躁躁,也不懂得禮貌,當撥錯電話後說話還理直氣壯,這樣顯然是不禮貌的。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如果打錯電話須立即向對方道歉,說一聲“對不起”或者“不好意思”、“打擾您了”,等等。

3.接到不熟悉的電話後不要態度惡劣

現在由於一些騷擾電話經常侵擾我們,以至於很多人都無比痛恨這些電話,繼而對那些打錯了電話的人也沒有好感。可是,如果對這些打錯電話的人也持有不友好的態度的話,是顯得非常不禮貌的。為此,我們應該教導孩子,在接到打錯了的電話後,要客客氣氣地說“您打錯了,這裏沒有您要找的人”,等等。

使用移動電話要文明

曾幾何時,“大哥大”剛剛興起,先富起來的那些人手裏拎著一個“黑磚頭”專門跑到人多的地方大聲講話。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黑磚頭”不是真正的磚頭,而是一種移動電話,拿著它就可以隨時打電話,這種氣派哪能不顯擺一番呢。

如果說這一幅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場景尚且能被人們理解和原諒的話,那麼如今隨著手機的普及,誰要是再專門跑到人多的地方打電話,就隻能讓人說不文明、不禮貌了。

不過,我們也得看到,這種情景在成年人身上發生的概率較小,但在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身上出現的概率卻並不小。有不少孩子拿著手機打電話,一點兒不考慮周圍的環境,不擔心是不是影響了別人。誰家要是有這樣的孩子,父母也夠頭痛的。那麼,為了避免你的孩子如此,那麼就要提前防範,教育孩子文明使用移動電話。

邦邦是個人所共知的調皮孩子,他也是班裏第一個有手機的學生。當時,邦邦第一次把手機帶到教室後,好奇心強的同學都爭著搶著要看看。這下,可滿足了邦邦的虛榮心,他得以在同學們麵前炫耀一番:這是“蘋果二代”,全世界最棒的蘋果公司生產的最棒的手機!

看到邦邦有這麼好的手機,同學們隻有羨慕的分兒,誰讓人家的爸爸有錢呢!

自從有了手機,邦邦可就“業務繁忙”了起來,每到課間,操場上再也不見他歡蹦亂跳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教室裏或者教室外抱著手機打電話的場景。有幾次上課鈴響了,老師都走進教室了,邦邦還在講電話,經老師提醒才趕緊掛掉。

有時候上自習課,趁老師不在,邦邦也會把手機開著,生怕影響“業務”。一旦電話打進來,他就一貫不顧地接起來,這樣一來,他就成了眾人注目的焦點,同學們紛紛看向他。

後來,班主任老師得知邦邦打移動電話有失文明的事,就把他叫到辦公室教訓了一通,之後邦邦才有所改觀。

其實,像邦邦這樣不顧及他人而隨意打電話的孩子並不鮮見,他們中有的或許並不是出於邦邦這樣的炫耀心理,而隻是不忍“和外界失去聯絡”,於是時刻開著手機,不管是教室裏還是圖書館,抑或電影院,都會留下他們一聲高過一聲講電話的聲音。

當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經過這樣的孩子身邊時,往往會搖搖頭,心裏暗想:這個孩子真沒禮貌,缺乏教養!

作為父母,我們要知道,對孩子來講,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都能夠反映他的修養和素質,如果一個孩子做不到文明使用移動電話,那麼他可能也就做不到理解和幫助他人,也可能做不到調理清晰地完成某件事情。顯然,這樣的孩子不是我們所期待的。

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從孩子生活中的小事抓起,讓孩子將文明禮貌付諸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這樣的孩子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歡迎,也才能夠養成好的個性品質和禮儀習慣。

1.告訴孩子在某些場合需要關掉手機

有些公共場所需要安靜,如果在靜悄悄的空間裏冷不丁冒出電話鈴音或者講電話的聲音,那麼勢必給周圍的人們帶來幹擾,所以,我們要告訴孩子,在進入有些地方之前要把手機關掉,如果怕有電話打進來而自己不知道,也要調成振動。這些地方包括圖書室、教室、音樂廳、電影院、演播間,等等。

2.接電話時要專門去人少的地方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在公共汽車上或者地鐵裏大聲地講話或者接聽電話,這種行為會讓人覺得缺乏教養,所以,我們應該提醒孩子,接打電話的時候要選擇人少的地方,同時要注意控製說話的音量,盡量不要影響到他人。

3.注意鈴音的設置

現在隨著信息的發達和網絡的普及,各種各樣的鈴聲都有可能為孩子們所青睞。他們辨別能力不強,審美意識也有所欠缺,所以選擇鈴音的時候可能會很怪異。這種怪異的鈴音很難被一些人接受,所以我們要提醒孩子不要設置一些怪異的鈴音,否則讓人聽了會覺得很別扭,也會覺得這是個怪異的孩子。

4.告訴孩子如何處置對於不方便接的電話

有時候在參加學校裏舉辦的活動的時候,或者在電影院等公共場所的時候,有朋友打進電話來,不接聽會讓對方認為不禮貌,而接聽又會影響身邊的人,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接起電話,小聲告知對方很抱歉,現在不方便接電話,等過一會兒再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