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看著我們輕輕地點了點頭,用一種特別是上了年齡的沙啞的聲音說道:"啊,我剛才聽到這個小夥子說了,我看你們的穿著應該是城裏人吧,這裏就是那麼幾戶人家,外來人很少能到這裏,趕緊來屋裏坐吧。"
老人在兒子的陪護下向屋裏走去,我看到老人的相貌應該是歲數很大了,但是身子骨還是不錯的,說話沒有一絲喘的感覺,氣息很平穩。
隨後我又打量了一下老人的兒子,歲數也應該有五十多歲的樣子,和謝明陽的年齡應該是相仿的,但是可能生活條件的差距,他渾身上下散發的都是土長土長的氣息。
這戶人家的院子不大,院子外圍是用樹枝簡易的編製成柵欄,由於年頭也多,大多東倒西歪的,其實也起不到防護的效果。
院裏也有人工用土堆砌成的牆,我研究半天也沒明白弄這麼一個矮牆是做什麼的,而且由於剛才的大雨,已經把牆麵上端的土塊拍打到了地上,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倒塌。在院子的東側也放了很多大小不一的木頭,這應該是用來燒火用的,好在上麵都鋪滿了塑料布來遮雨,以防潮濕。
門前便有老人家種的一些蔬菜等,很多都已經成熟,可以即摘即食。還有一些地方,一排排的平行的壟地已經都挖好了,應該是剛剛種了什麼,不過目前還無法辨別種的是何物。
大家剛一進屋,發現這個土房建造的還是很大的,過了門便是一條走廊,走廊兩側分別是兩間房間,相對著,也來不及看屋裏的擺設,就跟著大家接著往裏走,之後的房間便是他們生火做飯的地方,灶坑裏填滿了樹枝,燒的劈啪作響,靠牆的位置有兩口大水缸,裏麵應該是泡了什麼東西,散發出一種怪怪的味道。
後屋的東側還有一道門,打開發現這間房子後麵竟還有一個小院,在這個後院有一間土房,看樣子應該是很久沒人住了。
老人和他的兒子帶著我們來到了後院的這間屋子,由於此門已經上鎖了,老人便示意他的兒子打開了門,打開門的一刹那,漆黑一片的房屋中一股濃重的灰塵味道撲鼻而來,嗆得我們幾人頓時咳嗽起來,謝明陽看見在空中飄舞的灰塵,連忙用手扇著,回頭向老人問道:"老人家,這屋挺長沒有人住了吧?那為何會弄這麼一間土房呢?"
一說到這時,老人和他兒子二人眼神中頓時惆悵起來,這回男子說話了:"我很小的時候我娘就去世了,是我爹把我一手拉扯大,前幾年在別的村子裏說了個媳婦,可是沒多久說去外麵打工就走了,再也沒有回來,我爹年齡還這麼大,我不能撇下他不管,所以就一直留在這裏,這個土房是我當時說媳婦時候和我爹一起蓋得,現在我和我爹就住前麵的屋子,這裏也就不來了。"
謝明陽聽完覺得有些尷尬,忙解釋道:"真好意思,我不知道還有這……",男子連忙揮了揮手,表示沒什麼的,這個話題也就算終了了。
屋子經過通風之後,灰塵已經沒有那麼大了,便跟隨著老人慢慢地走到了屋子裏,裏麵的光線極為暗淡,隱約看見屋子中央擺放了一張桌子,四周還有幾把木頭椅子,在東麵牆壁上有一條垂下來的線,老人走上前去拉動一下,隻見頭頂的一個燈泡發出滋啦的兩聲,隨後發出昏黃的光線。
這時我才徹底看清了屋子的模樣,因為這裏很久沒有人住了,除了桌子和那幾把椅子之外,就什麼都沒有了,而能睡覺的也就是一個炕,通過炕洞裏燒火來取暖的火炕。
屋子裏的炕由於多年沒有燒過火,顯得極為陰冷,並不比外麵暖和多少,上麵早已鋪蓋了一層灰黑色的灰塵,這裏也確實夠簡陋的,由於空間不夠大,就算想要放置我們自己的帳篷都不行。
老人看我們對於這間簡陋的房子有些遲疑,隨後笑嗬嗬的說道:"各位應該都是挺有錢的人,自然住不慣這破敗的房子,你們幾位就先將就一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