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最終審判(2 / 2)

最終宣判,爺爺沒責任,奶奶有責任。奶奶在招待客人方麵有責任。問題是,奶奶的責任可以完全免除。為什麼?奶奶首先是為了招待客人,接著呢?奶奶看見菜碗中的最後的雞蛋,錯誤的以為是自己的雞蛋了。奶奶看見雞蛋,心在想,雞蛋好吃,雞蛋好吃啊。奶奶看見最後的雞蛋的時候,忘記了招待客人。情有可原,因為從前的人,沒吃過什麼好東西。可憐。外公為什麼沒有告訴奶奶,自己沒雞蛋啊?外公作為貴賓,口口聲聲說著自己沒雞蛋,有失身份。外婆呢?外婆心直口快。

說來說去說到底,什麼事情都可以結束了。問題是,我的伯伯叔叔可有意見了,他們對我的外公外婆叫嚷著要開打。

我的爺爺奶奶的幾個兒子,他們都逞強。爺爺專門負責在自家做指揮,做一做土寨主。從前,社會沒搞計劃生育,爺爺奶奶就發展子孫,所謂多子多孫,沒什麼人敢欺負。我看爺爺奶奶與他們的兒子確實有稱王稱霸的意思。問題是,我從來沒指責自己的爺爺奶奶與他們的幾個兒子稱王稱霸。為什麼?因為當時,人們都喜歡稱王稱霸,你想在家鄉找到立足之地,必須要學會稱王稱霸。社會主要是種田為主。爺爺奶奶發展子嗣,第一為爭田爭土,第二為稱王稱霸。稱王稱霸也有自保的意思,時代問題。

爺爺奶奶的幾個兒子,也就是叔叔伯伯,他們都是逞強的家夥,當即就準備動手了。爺爺奶奶說道:“孩子,他們是我們的親家,你們想幹什麼啊?”

其實爺爺和奶奶在教導孩子的方麵,沒什麼過錯,教導有方,當時也是及時勸阻了啥。問題是,爺爺奶奶的幾個兒子,也就是伯伯叔叔,自己要管好自己,怎麼什麼事情就開打呢?爺爺奶奶已經是幾十歲的人了,他們沒辦法管住你們了。怎麼管住,好幾次,我親眼看見爺爺奶奶和自己的兒子吵架,打架。最重要的是,伯伯叔叔在社會仗勢著自己有人手,惹是生非。

最終宣判,爺爺奶奶的幾個兒子,也就是叔叔伯伯,他們對外公外婆,其實負有重要責任。

外公說道:“親家,我是來喝酒的,不是來打架的。最重要的是,我從來不打架。你們對待我們方麵,首先是招待不周,接著是惹是生非。你們的為人,我實在是看透了。從今以後,我也別來你們家做客了。告辭。”

實際外公外婆也是算透了自己與爺爺奶奶來往,將來會沒什麼好結果。我是按照外公外婆的角度說話的。

最終宣判,外公外婆對待爺爺和奶奶的態度,其實有個人偏激和誤解的態度。特別是奶奶對待外公,首先是有心招待客人,接著是無意疏忽客人。個人偏激和誤解方麵,也確實沒偏激,確實沒誤解。為什麼?爺爺奶奶的幾個兒子,也就是伯伯叔叔,逞強。如果爺爺奶奶,加之爺爺奶奶的幾個兒子,也就是伯伯叔叔,好言相勸,相信外公外婆也會冤家宜解不宜結,何況親家?說到外公性情偏激,我覺得情有可原。為什麼?外公是黨員,甚至是小幹部,公正嚴明的同時得罪了多少人。外公最希望得到人們的尊重。人生中,相反,人們不怎麼尊重外公。

爺爺奶奶與外公外婆,雙方都沒什麼重要的矛盾,主要是誤會而已。王家和周家發生矛盾了,最吃苦受累的是我和母親。我呢?我就寄居旁人的家庭。

向來,我覺得自己的脾氣都是喜歡替天行道,忠肝義膽的樣子。為什麼?我出生就出生在吵吵鬧鬧,打打殺殺的家庭。我的脾氣變得暴動,從小就握著小小的拳頭叫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