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肅宗為了收複長安,竟然與回紇人相約:“一旦城破,財物子‘女’歸回紇,城市土地歸大唐。”這種約定,無疑是置廣大生靈於不顧,唐肅宗的政治素質可見一斑。
李泌對廣平王李淑說道:“不能兌現陛下與回紇人的約定。”李淑到回紇首領葉護可汗馬上請求說:“如果剛剛收複長安,就將子‘女’、財物全都‘交’給你們,那麼洛陽百姓一定會與叛賊一心守城,抵抗我們的進攻的。”葉護可汗答應李淑不對長安進行搶劫。
收複長安之後,唐肅宗派人到蜀地請唐玄宗恢複皇帝之位,李泌知道後,對唐肅宗說道:“太上皇一定不會回來。”
唐肅宗問道:“我該怎麼辦呢?”
李泌說道:“向太上皇說明您被臣子‘逼’迫登基的情況,請太上皇原諒。”
事情果然就如同李泌預料的那樣,李隆基隻識趣地同意,以太上皇的名義回京,不答應複位,哪裏聽說過兒子將皇位讓給父親的先例的?演戲也不能太假了,何況還有諸多為自己拚命的大臣該如何應對呢!
恢複了帝京之後,李泌請求唐肅宗兌現諾言,答應自己回到山中,做一個逍遙之人。唐肅宗問為什麼,李泌答道:“我有五個不可留下的理由,請陛下讓我活下來。”
唐肅宗問道:“是什麼?”
李泌答道:“我受到陛下知遇之恩太早;陛下重用我太重;對我寵愛太深;我的功勞太大;我的行跡太過詭異。”
唐肅宗說道:“睡覺吧,明天再說。”
李泌說道:“請陛下讓我活下去,不讓我走,等於殺我。”
唐肅宗說道:“你把我當成勾踐了。”
李泌說道:“陛下不殺臣,臣才能說出這個要求。殺臣的不是陛下,而是五個必殺的理由。天下已經安定,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進諫的了。”
唐肅宗問道:“你是不是還在為我不北伐範陽之事計較。”
李泌答道:“不是,我在建寧王李琰被殺一事上,不敢進諫。”
唐肅宗說道:“李琰很能幹,他被小人教唆,想殺害哥哥廣平王。”
李泌答道:“廣平王每次說道弟弟,都哭泣,李琰沒有殺死哥哥李淑的意圖,現在我要離開了,才會對陛下說這些話。”
唐肅宗說道:“李琰確實受到小人教唆陷害哥哥。”
李泌說道:“這些都是進讒言的人說的,當初我反對李琰任元帥,加入李琰想擔任元帥,他怎麼可能親近我呢?”
唐肅宗哭著說:“先生是對的,事情已經過去,不要說了。”
李泌說道:“臣之所以提起這件事,是因為未來。當年則天皇帝殺死太子李弘,是因為李弘聰明,又殺死太子李賢,是因為李賢賢能。李賢臨死前寫到,種了一顆瓜,結了不少瓜,摘了一個瓜,還有不少瓜,再摘一個瓜,瓜就很稀了,不敢再摘了,再摘就隻能抱著瓜秧回家了。”
唐肅宗吃驚地說:“有這種事?我把這件事記在衣帶上。”
李泌說道:”記在心中即可。何必表現在外麵。”
當時,皇後張良娣、太監李輔國記恨廣平王李淑有大功勞,散步留言陷害李淑(唐代宗),李泌是在提醒唐肅宗保
護李淑。
李泌走了,過上了功成身退的逍遙生活,像他這樣的智者,世間能夠有幾個?多少人為了權力、地位名聲、美‘色’,搭上了生命,甚至家族,隻有李泌,來去自如,真是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