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盡民力征高麗 玄感兵變驚天下(2 / 2)

613年,隋煬帝下令,征調天下的軍隊聚集在涿郡(今天北京一帶),在遼東古城儲存軍糧,隋煬帝命令代王楊侑留守長安。

隋煬帝親自前往遼東指揮進攻高麗,隋軍在遼東城下,建造高聳入雲的飛樓、陷陣車、雲梯,挖地道,從四麵八方日夜不停地進

攻,經過二十多天也沒有攻下遼東,雙方的傷亡都很大,形成膠著狀態,隋兵怨聲四起。

隋煬帝手下的禮部尚書楊玄感是權臣楊素的兒子,當年,隋煬帝很忌諱楊素功高,他曾經對身邊的近臣說過:“假如楊素不死,就會被我滅族。”楊玄感知道後,知道自己家族有危險,於是,楊玄感假裝逢迎隋煬帝,要求做一名遠征高麗的將軍,隋煬帝很高興,任命楊玄感駐守黎陽,負責為大軍運輸糧食。

楊玄感故意拖延隋朝大軍的糧食供應,隋煬帝派人催促,楊玄感推脫說是因為盜賊太多,楊玄感想趁著天下人怨恨遠征高麗的機會,造反推翻隋煬帝。

楊玄感在黎陽召集年少力強的運夫三千人,殺了牛馬羊,與大家盟誓說:“楊廣沒有仁道,不關心老百姓的死活,天下開始‘騷’動,死在遼東的人數以萬計,我與大家一起解救天下人的困弊,好嗎?”大家都歡呼萬歲。

楊玄感起事之後,好朋友李密來到黎陽,與楊玄感會合,楊玄感很高興,他知道,李密是天下奇士,足智多謀,可以為自己籌謀劃策。

李密是西周名將李弼的孫子,從小喜歡讀書,很有才能謀略,他曾經擔任過隋煬帝的‘侍’衛,被隋煬帝發現他異於常人,將他免除‘侍’衛職務。

有一天,李密騎在牛背上專心閱讀《漢書》,被宰相楊素發現,楊素將李密請到自己家中,與之‘交’談,十分投機。之後,楊素對楊玄感說:“你們幾個弟兄,見識氣度比不上李密,要與李密做好朋友。”

楊玄感與李密‘交’往時,故意侮辱李密。李密說道:“兩軍陣前馳騁殺敵,我比不上您;驅使天下英傑,使他們發揮自己的才能,您不如我。怎麼能夠因為今天您的地位高於我,就看輕天下俊傑呢?”楊玄感大小,與之成為密友。

李密見到楊玄感時候,說道:“我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楊廣現在離開京師,遠在遼東,遼東距離幽州還有千裏,南麵是大海,北麵是胡人,隻有一條通道與內地聯係。我們隻要北上堵住楊廣的歸路,他的大軍缺少糧食供應,加上胡人的攻擊,一定會很快潰散的,這樣一來,就可以輕易地擒獲楊廣。”

楊玄感問道:“你的中策是什麼?”

李密有些不快,說道:“關中(陝西南部的渭水平原)一帶,地形封閉,人多地廣,物產豐富,是天下的

根本,我們進攻關中,占據天下的根本,安撫當地的百姓,招引天下的豪傑。即使楊廣從遼東歸來,也拿我們無可奈何。”

楊玄感還是不同意,他向李密詢問下策,李密長歎一口氣說道:“東都洛陽一帶,隋朝布置了優勢兵力,我們用偷襲的辦法,挑選‘精’銳,快速接近洛陽,希望能夠成功。萬一失敗,我們硬攻洛陽,恐怕需要一百天以上,那時候,楊廣的大軍從遼東撤回,我們會很危險。”

楊玄感卻說:“遠征遼東的大軍,其官員的家屬都在洛陽,奪取洛陽後,他們必然人心‘混’‘亂’,拿下洛陽,足以動搖他們的心意,哪有經過堅固城市而不取的道理呢?您的下策,我認為是上策。”李密搖頭,認為楊玄感必然失敗。

隋煬帝聽說楊玄感叛‘亂’,十分擔憂,大臣蘇威說道:“楊玄感很聰明,但是他為人很粗略,不值得擔憂,隻是,他叛‘亂’這件事,卻可能成為動‘亂’的源頭。”隋煬帝下令,從遼東撤軍,全力鎮壓楊玄感,第二次遠征高麗就這樣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