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把問題作為學習的敲門磚(1 / 1)

事實也確實如此,對錢財必須如對女人一樣,隻有如此,她才會聚集到你身邊,你越尊重她,珍惜她,她越心甘情願地跑進你的口袋。

對金錢除了愛之外,還要惜,也就是說,除了想發財外,還要想辦法保護已有的錢財。

猶太人這些很有哲理的金錢觀念是猶太人經營致富的一奧秘。據說洛克菲勒財團的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曾有過這樣一段趣聞:洛克菲勒剛開始步入商界之時,經營步履維艱,他朝思暮想發財,但苦於無方。有一天晚上,他從報紙看到一則出售發財秘書的廣告,高興致極。第二天急急忙忙到書店去買一本,他迫不及待把買來的書打開一看,隻見書內僅印有“勤儉”二字,使他大為失望和生氣。

洛克菲勒回家後,寢不成眠。他反複考慮該“秘書”的“秘”在哪裏?起初,他認為一本書隻有這麼簡單的兩個字,可能是書商和作者在欺騙讀者,而旦他一度曾想指控他們。但經過千思萬慮,他越想越覺得此書言之有理。確實,要致富發財,除了勤儉以外,別無其他方法。於是他加倍努力工作,千方百計增加收入。這樣堅持了5年,積存下800美元,然後將這筆錢用於經營煤油,終至成為美國屈指可數的大富豪。

猶太人愛惜錢財的原理與勤儉相仿,他們既千方百計努力賺錢,同時也想盡各種辦法節省不必要的開支,也是他們的生意獲得盈利的秘密之一。

努力掙錢是開源的行動,設法省儉是節流的反映。巨大的財富需要努力才能追求得到,同時也需要杜絕漏洞才能積聚。猶太人很會算帳,他們計算過,如果每人每天儲蓄1美元,依照世界標準利率計算的話,1988年後可以得到100萬美元。如果說1988年時間太長,人生難待,但每日儲蓄1美元,堅持10年或20年,也很容易就達到100萬美元。因為這種有耐性的積蓄,很快就會得到利用,由此便會得到許多賺錢的機會,將積蓄的錢發揮其生錢的作用。

富翁不是攢成的

猶太人認為,金錢隻有進入流通領域,才能發揮它的“生錢”作用。盡管儲蓄可以得到一些小錢,但永遠也成不了富翁,因為躺在銀行的錢和廢紙沒什麼兩樣。

猶太富商凱爾,資產上億美元,然而他卻很少把錢存進銀行,而是將大部分現金放在自己的保險庫。

一次,一位在銀行有幾百萬存款的日本商人向凱爾請教道:

“凱爾先生,對我來說,如果沒有儲蓄,生活就等於失去了保障,將會惶恐不可終日。你有那麼多錢,卻不存進銀行,為什麼呢?”

“也許日本人認為儲蓄是生活上的安全保障,儲蓄的錢越多,則在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程度越高。但這樣一來,也限製了錢能生錢的功能,減少自己賺大錢的機會,而且也弱化了錢生錢的金錢遊戲規則。此外,在麵對突發事件或天災人禍時,現實是最好的保證。”凱爾不慌不忙地答道。

日本商人雖然無法反駁,但心裏總覺得有點不服氣,便反問道:“你的意思是反對儲蓄了?”

“當然不是徹頭徹尾的反對。”凱爾解釋道,“我反對把儲蓄當成嗜好,而忘記了等錢儲蓄到一定時候可以把它提出來,再活用這些錢,使它能賺到遠比銀行利息多得多的錢。銀行裏的錢越存越多時,在心理上會覺得有保障,便靠利息來補貼生活費,這種依賴心理將使自己的經商才能鈍化。”如果你一分一分地攢,你永遠也不會有一元錢。

特異超然的賺錢哲學

猶太人以重視金錢而聞名,他們雖以宗教作為生活的依托,但他們從不輕視金錢,這一點與其它宗教恰好相反。金錢在他們心目中非常重要,被看作是散發溫暖的“聖經”。下麵這則笑話充分反映出猶太人對金錢的重視和偏愛。

有一次,有四個商人聚在了一起,他們分別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忠實信徒,每個人都讚美各人信仰的宗教。

佛教商人說:“我們佛教認為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講究普渡眾生,以求來世。”

基督教商人說:“神明的主教導我們應多多祈禱與懺悔,主賜給我們力量。”

伊斯蘭教商人說:“真主經常保佑我們平安幸福!”

最後,猶太商人不慌不忙地說:“我承認你們信奉的宗教都很好。但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應該是猶太教。為什麼呢?因為猶太人個個都是精於經商賺錢的,而且金錢被當作世俗的上帝。這表明猶太教是教人賺錢的宗教。如果大家都來信奉猶太教,每個人都依靠金錢來爭取生存和成功,那麼地球上再也不會有戰爭爆發,貧窮和落後也不會再讓人無端煩惱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正如自封為“銀座的猶太人”藤田所說:“信仰猶太教的人做生意的確有一套本領。生意人如果都去做猶太教的信徒——每個人都忙於賺錢,世界上就不會有戰爭。”金錢不是善良的,罪惡的,也不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