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自2014年起實施內控管理

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範內部控製,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製建設,財政部製定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製規範(試行)》,明確自2014年起行政事業單位將實施內部控製管理。根據《內控規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製是指通過製定製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實現對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風險的防範和管控,包括對其預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主要經濟活動的風險控製。(《中國紀檢監察報》)

未定稿

將公平正義作為未來改革的目標

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說,在新的改革思路中,應當將公平正義作為未來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價值取向。第一,將公平正義作為下一輪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符合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目標。改革的目的是建設一個好的社會,是為了讓人們在這個社會中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而公平正義是建設一個好的社會的最核心內容。第二,將公平正義作為下一輪改革的基本取向能夠切中體製弊端。現在,許多社會弊端都是與公平正義得不到維護有直接關係的。經濟增長乏力,與壟斷性國企的不公平競爭有著密切關係;一些地方社會矛盾激化,與利益關係中的公平正義受到破壞,甚至在社會矛盾的處理上缺少能保障公平正義的程序有著密切關係;社會中的道德滑坡和社會潰敗,更與社會生活缺少公平正義的支撐有著密切的關係。第三,將公平正義作為改革的基本目標,有利於凝聚民眾的變革要求,並有利於超越左右分歧。(《新世紀周刊》)

中國經濟保持7%以上增長不容易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現在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樂觀氛圍太濃,認為過去30年GDP能夠保持年均9.8%的增速,未來保持年均7%的增速應該沒問題,但其實要實現這個目標確實十分不容易。這需要建立在穩定物價的基礎上且不能持續以往高耗能好汙染的模式。姚景源認為,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具體應該包含四方麵內容:社會物質財富增長、沒有負效應或者負效應較小的增長、民生為導向的增長和實事求是的增長。(《中華工商時報》)

舉 措

廣東:省直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基本完成

廣東省作為全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試點省(市)之一,堅持從科學分類入手,以加快社會事業發展為方向,重新界定、調整、收縮和轉換事業單位職能範圍,積極推進政事分開、政企分開、事社分開,注重體製機製創新和管理模式重塑,率先出台了《關於推進廣東省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在部分省屬事業單位和廣州、深圳、珠海市開展法定機構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批選擇17家單位作為法人治理結構試點,並在深圳、廣州、珠海和部分省屬事業單位探索法定機構試點。(《中國紀檢監察報》)

數 據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達1893元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3年1月1日起,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10%,調整後預計將達1893元/人/月。(《領導決策信息》)

進城務工人員2.45億

據統計,目前中國有2.45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人數2000多萬。(《瞭望新聞周刊》)

2030年全國油氣產量超過6億噸油當量

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由於油氣理論創新、勘查開發技術進步,東北等主要油氣產區潛力釋放,預計2030年全國油氣產量超過6億噸油當量,我國油氣自我保障能力將大大增強。(《經濟要參》)

我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 59億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說,截至2012年10月底,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4.59億人,其中1.25億城鄉老年居民領取養老金。(《經濟要參》)

2011年中國衛生總費用達24345.91億元人民幣

衛生部《醫療衛生事業白皮書》顯示,2011年,中國衛生總費用24345.91億元人民幣,同期人均衛生總費用為1806.95元人民幣。(《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