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央視二套《尋寶》節目組走進“民博會”尋寶(1 / 1)

在首屆全國民間博物館藏品博覽會舉辦期間,中央電視台二套《尋寶》節目組的專家在民間博物館參展的藏品中尋找奇珍異寶。經過嚴謹認真的評選,在3000多件展品中選出72件“民間珍寶”。這72件“珍寶”分為12個類別,它們是瓷器、陶器、玉器、書法、繪畫、錢幣、佛像、家具、唐三彩、青銅器、金銀器、雜項,每個類別評選出6件“民間珍寶”。4月12日,72件藏品的持有人齊聚《尋寶》拍攝現場“打擂”賽寶。每個類別(6件藏品)預設一個藏品為“擂主”,采取“打擂”的形式,從6件藏品中評決出最好的一件,定為“民間國寶”。最終選出的“民間國寶”共12件,其中上海稻房文化藝術館的機製金幣、西安已殊閣博物館的青銅器、上海世華藝術館的耀州瓷執壺等民間國寶,在公辦博物館都很難看到。

這次《尋寶》活動與之前不同的是,參與“打擂”的72件藏品都是真品。角逐在真品與真品之間進行,而不是真品與贗品的較量。因此,《尋寶》走進民間博物館節目頗具戲劇性。人們在觀賞中看到了民間博物館藏品的文化價值、曆史價值、科學價值,從而加深了對民間博物館的了解和認識。

首屆民間博物館館長聯誼會的民間博物館中共有9個博物館的12件藏品被評為“民間珍寶”。下表是評為“民間國寶”的12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