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禦寒寒更寒
生活
冬季的寒冷,人們采取禦寒的方式也有千百種。自古以來,有的人在冷天總喜歡啜上一小口酒,可以驅趕寒冷,防寒保暖。但是專家認為,飲酒禦寒是認識誤區。飲酒並不能起到禦寒的目的,反而會加快血液循環,促使體溫下降,使人出現感冒、凍傷等。事實是“飲酒禦寒寒更寒”。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適當飲酒可以起到禦寒的作用,這實際上是一種錯覺。醫學專家說,人在飲酒後,會感到全身溫暖、發熱,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是因為酒中的乙醇經過消化道進入血液後,一方麵使人體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使熱量加快散發到體表,因而使人感到溫暖發熱;另一方麵,乙醇隨著血液循環進入中樞神經係統,對中樞神經係統起著麻醉作用,使人體對外界環境刺激的冷的感覺不敏感,對寒冷的感覺就會降低, 所以這是一種錯覺。
專家提醒,飲酒禦寒非但起不到保暖效果,反而會有負作用。比如酒精中的乙醇會引起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使人體內大量的熱量通過皮膚散發,進而會使體溫下降。
因此,飲酒禦寒,不僅不會起到禦寒功用,反而會使人體出現感冒、凍傷這些症狀。尤其需要提醒的是,靠飲酒禦寒對老年人更為不利。因為老年人本來就對體溫變化不是特別敏感,如果喝酒引起體溫中樞調節紊亂,會容易損傷調溫的功能。
專家建議,冬季最好的禦寒辦法是適當增加有營養的食物,多穿衣服,而且進行適當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