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購買一本筆記本讓孩子對自己的壓歲錢進行統計,這樣不僅讓家長對每筆收入的來源心中有數,也培養了孩子細致、認真的習慣;統計完收入之後,與孩子一起對新一年的支出做一番預算,比如用200元購買書籍(教育投資是必不可少的,雖然短期沒有明顯的回報,但最終的效果卻是驚人的),用300元繳納學雜費,用100元參加專長學習班,然後再留100元為上學前的零用錢。這樣規劃和統計,不僅讓孩子對於自己的花費總額能夠相當了解,也有助於養成孩子節約的好習慣。
2.投資孝心和愛心
理財不僅僅意味著投資,隻要用在了合適的地方,同樣能夠發揮驚人的效果。比如將壓歲錢拿出100元捐給希望工程等,獲得的回報是培養了孩子的愛心;比如讓孩子將壓歲錢留出200元,然後為父母、爺爺奶奶等購買禮物,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孝心。雖然這些投入並沒有讓壓歲錢最大限度地增值,但是通過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孝心,實際上讓孩子的個人品德得到了提升,這樣的回報是遠遠高於這幾百元現金的產出的。
3.家長與孩子合作投資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孩子們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電腦、鋼琴等已經不是稀有物品了。在新的一年裏,家長不妨與孩子一起合作購買這些商品,雖然孩子個人參與的錢不需要太多,但正是要他們投入了屬於自己的錢,才能讓他們更明白”把錢花在刀刃上“的道理,也讓他們了解到這些東西的來之不易,使用時自然會更珍惜。
4.作好選擇
在規劃好以上各個部分之後,剩餘的錢自然就應該是考慮如何增值了。
雖然基金等投資渠道相對較多,但由於孩子們的理財常識還不夠,因此開始階段還是建議以儲蓄為主,特別是教育儲蓄應該是最佳選擇(適合小學4年級以上的學生),這樣既培養了孩子從小理財的意識,同時看著手中資金的增加,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理財的樂趣。
家長可以這樣做:
(1)設一個銀行賬戶。以孩子名義在銀行開個戶頭,告訴孩子積水成河的道理,讓孩子將壓歲錢逐一存入,到需要時再取。這樣既能讓孩子將壓歲錢不花在春節,又可以監督孩子日後的消費。
另外,家長可以借機教孩子一些理財小常識,比如,定期儲蓄比活期儲蓄利率高,活期儲蓄比定期儲蓄取款方便等等,幫助孩子樹立理財責任感,形成積累財富的良好習慣,從而有益於孩子成年後的家庭理財。
(2)買一套叢書。可以是資料類的,也可以是文化類的。實踐證明,孩子們對這種投資很感興趣,一套好的叢書可以有助於學習,更能提高孩子的精神境界。
(3)向長輩表示孝心。長輩們給孩子壓歲錢,表達了一種祝福,父母應該向孩子解釋這一情感。反過來,父母也可以讓孩子從壓歲錢中拿出一部分來,再給那些需要幫助的長輩,以表達一份孝心。花錢多少無所謂,關鍵是增加親情,培養孩子的孝心,同時幫他確立”尊老愛幼“的思想。
(4)買一份保險。這是時下不可缺少的投資。人的一生奮鬥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坎坷,幫孩子買一份保險,也就為孩子今後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這是父母對孩子的另一種關愛。
此外,也可用壓歲錢給孩子購買郵票、紀念幣、字畫等兼具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的物品。這不但能培養孩子對人文藝術的興趣,而且等孩子長大成人後,其變現的收益也會高於普通投資。
(5)為孩子建個小賬本。孩子的壓歲錢,有的數目較大,父母不妨與孩子協商,用小賬本將壓歲錢的數目記清楚,用於下學年學習上的費用支出。讓孩子自己計劃管理,把每一筆支出費用記清楚,比如學費、書費、購買文具費等等,這樣孩子既能養成會管理錢、會花錢、把錢用在該花的地方等好習慣,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自立意識。
把孩子培養成理財能手
培養孩子的消費責任,使孩子從小就能在解決經濟問題的過程中鍛煉經濟頭腦,喚醒他們的經濟潛能,開啟他們的”財商“,這是家庭教育必要的一課。
星期日,俊俊爸媽決定帶俊俊到公園玩,出發前,俊俊聽見媽媽對爸爸說:”準備多些錢!“爸爸說:”就在市裏,花不了多少錢。“俊俊急忙說:”爸,隻要1000元就可以,買門票,到酒店吃飯,吃完再去逛超市,買我喜歡的超人。“俊俊爸聽了為難地說:”爸爸一個月的收入才2000元,你一天就要花掉我半個月的工資,剩下的1000元怎麼支撐家裏的開銷啊?“培養孩子的消費責任,使孩子從小就能在解決經濟問題的過程中鍛煉經濟頭腦,喚醒他們的經濟潛能,開啟他們的”財商“,這是家庭教育必要的一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責任在此,不得推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