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眾一汽發動機:謀求更好的勞動關係(2 / 2)

同時,借助管理工具進行時間投入的管理,也是生產管理中又一個重要的因素。每天清晨上班15分鍾後,全公司的考勤報表就出來了;而這一天裏,上班、遲到、外出、停工、休息等,在時間賬戶上都會及時顯現。於是,從員工到各級管理者、各部門,報表、數據、統計、分析,非常方便。由於及時暴露問題,並能追溯到工位,隨時在線分析,也就能夠實現現場解決問題。

由此推及季度至一年,每個時間段的目標值都在變化,節拍在降,勞動生產率則在提高。張誌剛非常高興地說:“這就是持續改善的過程。持續關注勞動生產率的數值,是生產企業最重要的環節。”

讓勞動成為研究和創造

富士康員工就曾以“能彎腰撿起掉地的一顆螺絲,也會感到好過一些”。那麼,生產節奏的不斷改善,是否將會進一步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呢?

“這點非常重要。”張誌剛肯定地說。一家企業如何看待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與它的企業文化密切相關。而先進的輔助工具所帶來的附加效應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它能大大地減少管理問題的延伸。因為無論生產線上還是部門之間,各種扯皮少了。數據說話,機會公平,幫助管理者消除官僚主義,員工就能夠在行為和精神上實現自我管理。

第二,冗員和加班是萬惡之源。合理的工位,合理的工作節奏,有效的休息,都使得員工能夠更好地協調工作與生活。

第三,有助於實現企業文化的凝聚力作用。這家公司的文化理念簡單明了地提出:“生產導向”、“坦誠共事”。由於管理係統能及時暴露問題,也就自然督促領導主動地跟員工去討論怎麼解決問題,而不以懲罰了事。

公司的係統中曾顯示某工位的員工發生了工作疏漏,領導立刻去了解情況,原來是這個員工的直接主管在粗暴地解決問題,而這位主管這天的工作情緒也不太好。很快,人力資源部安排這位主管去參加培訓課,及時給予了相應的指導。

張誌剛強調公司應當培育這樣的文化氛圍:全員上下,有困難,坦誠對待;有錯誤,也坦誠對待。從而形成一種溝通和討論的習慣,使大家看到,我們的勞動是研究和創造。

正是這樣,“公司每一次的節拍優化項目會上,員工們都會把自己很好的創意提出來,甚至會把假設的生產線和工位的演示都做出來。他們很願意這樣做。”張誌剛說。

責任編輯: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