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孤立的一個人在社會之外進行活動、生產,就像許多個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談竟有語言發展一樣,是不可思議的。”一位哲人如是說。人是一種群體動物,離不開與他人的交往。如果不與他人相互往來,彼此幫助和協作,任何人都難以生存。

社交就是交朋友的能力,它如同一麵鏡子,折射出一個人的才能和智慧;它可以幫助一個人改變自身的命運,甚至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敗。好人緣是人生成功的最大資本、最寶貴的資源!

那麼,孩子也需要培養社交能力嗎?當然!

加拿大埃布爾達省心理學家協會的前任主席兼心理學家ShirleyVandersteen指出,社交能力將影響孩子成年後的職場發展及人際關係。

“好多次我都想給身邊的每個人一個微笑,想向每個人表示我的友好,並成為他們的朋友,可是我做不到……”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既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於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長此以往就會感到孤獨、寂寞,缺乏交流,形成一些心理障礙,不利於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

北京安定醫院對北京市1000多名中學生進行的調查表明,在學生中曾出現社交恐怖症狀者高達80%,其中嚴重者占1.4%。由於害怕和回避社交,那些有此症狀的學生,其正常學習和社會交往都受到嚴重影響。他們學習和社會技能鍛煉的機會減少,人際交往能力下降,從而產生孤獨、封閉等不良心理。專家認為,社交恐怖症已成為阻礙青少年正常心理塑造的一大障礙,影響了他們今後心理的發展!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好朋友,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因為,社交是整個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課!

社交能力如此重要,關係著孩子的一生,但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幫助孩子培養人際關係呢?知名心理學家RonTaffel提醒,父母千萬不要在孩子發生人際問題時就斷下定論,而應從旁觀察並適時給予指引,幫助孩子學習自己解決問題,讓他們慢慢培養對於周遭事物的洞察力、自信心與社交技巧。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茫茫人海中覓得知音,在人生的舞台上笑看風雲,瀟灑自如,贏得最廣闊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