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說帶李琦在行宮轉轉,然後再備酒解塵。他讓幾個宮女陪著孟茹。
行宮不大,能依稀聽到附近士兵訓練的呐喊,號角聲也不絕於耳。李亨突然拉住李琦的衣角,使得李琦一驚。
“兄弟,裴冕和杜鴻漸他們害我,陷我於不義啊!”李亨滿臉的慚愧神色。
“皇兄,此話怎講?”
“裴冕那幫人,設計迫我登基,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並不是棄置父皇不顧啊!”李亨的眼淚都快溢出來了。
“皇兄不必如此,中原戰亂,父皇巡幸川蜀,你這也是形勢使然,上應天命,下順民心,有何不可?我想父皇也不會責備於你的!”
李琦知道那些太監都被支開了,於是他才舍下身來這麼一出,想以此來打消李琦的憂慮和不安。對李琦來說,這完全沒有必要,李琦雖然以前不是很熱心於朝政,但是這些政客們的伎倆還是知道的。
雖然李琦位高,但是沒有一兵一將,無足畏懼。李亨如此做,隻不過是以李琦來影響其他皇子的情緒罷了。“兄弟你這麼想,為兄也就心安一些了!”李亨歎了一口氣,接著道:“若其他皇兄皇弟們也像你這般深明大義就好了!”
“皇兄不必苦惱,我想其他兄弟也會理解您的一片苦心的,何況你做太子時候,仁厚慈孝,天下皆知!”
“有你這一番話,為兄就寬心了!”
晚宴已經準備就緒,李琦發現李亨的妃子還是原來的那幾位,這讓李琦稍微欣慰,不過一想,皇帝的妃子是多是少又不必都領出來炫耀一番。當然,這也許是李亨想讓這些熟悉的麵孔為李琦找點曾經的感覺而已。
案幾很精致,菜肴卻不多。李亨說,前方將士艱苦,遂不鋪張,不過酒管夠。
張皇後笑著給孟茹夾了一片清炒的竹筍,道:“這是從蜀中驛傳過來的鞭筍,妹妹嚐嚐!”孟茹頷首微笑以示謝意,暗想,這張皇後雖然看著為人和善長得也好,但笑容裏總透露著一些難以捉摸的詭異。
李亨啜了一小口酒,對著孟茹道:“這鞭筍味道如何?”
孟茹邊點頭邊答:“很好!很好!”
李亨道:“其實吃竹筍很有講究的,因為竹筍因地域、季節、竹子的種類的不同而味道也不一。而這鞭筍也一樣!”說完,他自己也嚐了一口。他此時的言行舉止完全不像一個帝王,倒像一個平常百姓家的一家之長。眾人也都點頭聽著李亨的闊論。
孟茹開始就感到奇怪,怎麼秋末時節還有鮮嫩竹筍吃,原以為他們是因為身為皇上妃子才有條件吃到這種反季節的東西,沒想到他們吃的是竹鞭的尖。孟茹遂道:“原來我們吃得是竹鞭啊!”
在場的人都樂了。李亨對李琦說:“沒想到弟妹還這麼有趣的一麵!”李琦笑道:“童言!童言!”孟茹白了他一眼,心道,誰是孩童啊?馬上她又想到自己剛才的話確實不像一個早已過及笄之年的女人在這種場合說出的話,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不知為何,李琦無法沉歡於美酒之中,反倒發現有兩個皇妃並沒有以前做太子妃時透露出來的那麼快樂,感覺她們更加憂鬱了。不過讓孟茹高興的是,李亨說,等李琦完事歸來,就促成他們的婚事。
但李琦拒絕了,他道:“多謝皇兄的美意,臣弟的婚事還是希望等到收複長安之後,在長安舉辦!”
李亨一聽,笑道:“有骨氣,盛王果然還是當年的盛王!何況也不能虧了孟茹,怎能在靈武這種僻壤之地舉辦你們的婚事呢!”
孟茹卻不這麼想,在兩人出宮以後,立馬追問道:“皇上說為我們在這裏舉辦婚禮,你為何硬是說要等到收複長安以後再談此事呢?”
李琦看著孟茹既委屈又氣憤的樣子,不禁覺得好笑。
“我和你是在長安相識的,所以我們的婚事自然要在長安辦。等收複了長安,父皇就能回來了,有長輩在,自然會好些!”
李琦似乎並不把李亨當做長輩來看待。不過這些原因就足夠孟茹寬心歡喜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