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努斯在旁邊聽不下去了,“那你還不如拿EZ呢。”
之前的關門訓練中,重點練習對象是在被越塔情況下的保命和反殺。金克斯這種東西防越塔的能力很強,本來打工妹不太會玩這個英雄的,結果練習一下之後效果不過,漸漸的就用順手了。她玩得好的英雄基本上隻有寒冰和輪子媽,這是她最先接觸的ADC。其次就是EZ了。
現在的EZ其實也不是不能玩,差不多算是半個飛機。比起後期小炮那種開著Q跳進來EAAR就死人的輸出能力自然是有距離的,不過EZ的前期能力還算不錯,主要是輸出環境好。
有些ADC是靠攻擊力打開輸出環境的,典型的就是德萊文。傷害起來以後帶著隊伍追著敵人五個跑,稍有停留著就要被AEA兩下點死。老鼠也是一個例子,開大後基本上可以威懾大部分的突進刺客,自己給個治療直接對拚,刺客基本上是拚不過了,基本上突臉過來的那一秒鍾就被A掉三分之一血了,這也是蘭博這種遠距離大招能夠在後期對老鼠造成打擊的原因。
其實打工妹還真就想玩EZ,出裝在前期跟賈克斯一樣,三項破敗,在比賽中不那麼需要輔助的保護而且擁有一定的追殺能力,不過爆發能力不足就是了,後期手段也是個問題。
EZ這種靠三項的ADC都是沒有後期的可憐蟲,另外一個夥伴是飛機。ADC一身裝備提高的就是平A輸出,技能方麵越偏向於爆發越好,趕緊摔完不要耽誤老子平A的那種技能,這是短手ADC需要的。至於長手,需要的是提高平A輸出的技能,比如大嘴的W和小炮加攻速的A,再不然就是保護技,比如小炮的W和R。
短手ADC之中,能上場的大概也就隻有飛機和李元芳,男槍其實也有一定的強度,也有上場,但出場次數不夠多。VN雖說也有過出場鏡頭,不過在正經實力相當的比賽中沒誰會往外拿,大多數情況都是坑的要死的局麵。即使是VN的亮點鏡頭,也都是那種隊友打足傷害之後死光了,由VN打著滾輸出的那一種。
如果換一個長手ADC,不用打滾直接就跟著打足了輸出的隊友一起把敵人收了,完全沒有那種所謂亮點的機會。
在如今這個大家操作越來越細膩的環境,短手英雄如果沒個爆發,比如李元芳和男槍這種,那麼基本上就等於說沒辦法被拿出來。長手英雄如果沒個老鼠、大嘴一樣明顯提高自己輸出能力的,就像小炮一樣有保命和收割能力也可以。這是由環境決定的因素。
像是飛機這種,屬於靠著技能傷害和技能距離前期無腦凶的類型。飛機的平A距離不長但技能距離長,算是平A上的短手。飛機在技能上都是輸出,有一個可以拿來保命和突進的W,這奠定了他小規模團戰的戰鬥力和團戰時的poke定位。
在小團戰中,ADC不會被秒得那麼快,有能力靠平A打輸出,一個三項可以發揮非常強的效果。在比較碾壓的五人團中,飛機也可以仗著隊友,貼身追著敵人邊A邊跑,三項也可以發揮優勢。
這兩點用在EZ身上也是可以的,不過EZ沒有飛機那麼高的Q技能爆發。要知道短手飛機實際上是靠著三項擁有了和短手李元芳相似的爆發能力的,在前期。EZ平A上也是短手,也需要靠三項提高自己的爆發。不過他的Q技能沒有飛機的那麼有效,最主要的就是被高手躲掉的幾率太大,太不穩定,所以爆發能力有所欠缺,基本上算是被飛機給完全取代了,因為沒有特點所以不會上場。
對於打工妹而言,她的EZ在爆發上相對穩定一些,因為她Q得準。
一般來說想要技能扔的準,那就別用智能施法。很多國服第一的大神在用那手英雄的時候都是漸漸的從智能施法改回了手動施法。
大神們不愁手速,智能施法唯一的好處就是提高技能的施放速度,這對於那些沒有手速的玩家來說用用還不錯。至於大神,追求的是技能的準確度,畢竟大神的對手都是大神,都是一幫躲技能的高手。手動施法多多少少可以提高一些關鍵技能的命中率,所以大神們選擇自主練習提高手速,放棄智能施法提高準確度。
打工妹的Q那是相當的精準的,丟出去的速度也很快,因為她對EZ這英雄簡直太熟悉了。
女生都是外貌協會的,老鼠和大嘴這種怪物,還有李元芳這個醬油人和飛機那個滿臉毛的大叔自然是她看不上眼的。在打工妹遊戲之初,長著一張主人公臉的探險家伊爾瑞爾是打工妹第一次攢金幣買下來的英雄。當時的遊戲環境還比較偏poke,飛機的Q也沒改,所以EZ的出場率還很高,打工妹就這麼堅持著玩了下來,鍛煉了下來,成長了下來。不再需要依靠智能施法這種小兒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