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進“四個全麵”建設需要弘揚井岡山精神
(一)“堅定信念、艱苦奮鬥”為實現“四個全麵”提供精神動力。堅定信念、艱苦奮鬥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習近平同誌說:“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是統帥一個人靈魂和行為的精神動力,它猶如高聳的燈塔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尤其在巨大的困難和挫折麵前,理想信念的力量和作用更加明顯。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大革命失敗後,中國革命進入最低潮的危難之際,懷著對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執著追求,克服重重苦難,在戰鬥頻繁、缺衣少食、物質匱乏、醫療條件極差的情況下建立起中國革命第一塊農村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創造性地走出“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培育出中國共產黨優良的革命傳統,鑄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全麵”的戰略布局。美麗的藍圖固然令人振奮,但麵臨的困難也不容忽視。“經濟總量領先下的人均落後,先富起來之後的共富挑戰,資源環境約束下的轉變壓力,創新能力與發展需求脫節,國內外安全風險疊加交織,治理現代化目標任重道遠……”[1]p1謀小康之業、揚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築執政之基,這是一次豪邁的進軍,也是一場艱苦的奮鬥。“堅定信念、艱苦奮鬥”不僅是井岡山軍民戰勝困難的精神法寶,也是鼓舞和激勵中國共產黨人奮勇前行的不竭動力,更是我們社會主義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弘揚井岡山“堅定信念、艱苦奮鬥”的精神,像井岡山的先烈們那樣用堅定的理想信念,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戰勝即將到來的一切困難和挫折。鄧小平曾指出:“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2]p110
(二)“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為實現“四個全麵”提供實踐經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最核心的內容。井岡山鬥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反對照搬“城市中心論”和“蘇聯模式”,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開創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了第一支中國工農紅軍,製定了一係列正確有效的組織製度和紀律,開創了一條馬列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革命道路,從而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國。這正是“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精神的光輝寫照。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習總書記提出的到2020年全麵建成的小康社會,是發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是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全麵小康,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麵發展的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全麵深化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需要解決的問題十分繁重。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務必繼續保持和弘揚井岡山“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精神,認真分析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和條件,從而做出科學的規劃,以創新精神研究和解決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經濟發展。我們要用井岡山精神來激勵鼓舞人民在新的形勢下奮發努力,全麵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