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黃金水道推進江海航運一體化發展
高管論壇
作者:唐冠軍
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以及《關於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標誌著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成為國家兩大重要戰略。這兩大戰略的結合部就是將水運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著力點就是通過江海航運一體化連接國內和國際2個市場,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走向世界提供可靠的運輸保障。10月,交通運輸部在武漢、上海先後召開了黃金水道建設推進會和全國海運發展推進會,部署了加快黃金水道及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舉措,提出了加快建設海運強國的基本思路。為此,在理念層麵上深度思考長江黃金水道建設與海運行業發展的對接融合,在實踐層麵上積極推進長江航運與海運的良性互動、實現江海航運一體化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影響。
1 江海航運一體化已成為航運發展的新常態
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打破了江海航運的傳統界限。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對外開放領域的不斷擴大,東中西部的梯次發展,沿海經濟與內河經濟進入了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時期,江海航運一體化已經成為航運發展的新常態。
所謂江海航運一體化,是指要充分利用長江黃金水道通江達海的優勢,實現江海聯合、江海直達、多式聯運。江海航運一體化是一種關係、一種機製,這種關係就是“夥伴”,這種機製就是“平等”。雙方應該加強合作,共同承擔發展的責任,共同創造發展的機會,共同分享發展的成果。
當前,江海航運一體化發展還處於較低層次,關係還不夠穩固,機製也不盡完善,目前隻是分工上的協作和業務上的合作。加快推進江海航運一體化發展,就需要在市場對資源分配起決定性作用的前提下,以利益為紐帶,以合作為基礎,以發展為目標,構建一種互為依靠、互利共贏的發展方式,不斷擴大資源共享、合資合營、股權持有、人才培養等方麵的合作,不斷完善和深化信任機製、協調機製、合作機製,共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推進江海航運一體化可持續發展。
經濟發展在交換中實現,運量增長在運輸中產生。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的潛力和需求以及長江黃金水道承東啟西、通江達海的優勢為江海航運一體化創造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尤其是長江經濟帶的開放、開發,“長江貨運量全球第一”必將繼續長期保持,這也是進一步深入推進江海航運一體化發展的堅實基礎。
2 國家戰略為江海航運一體化發展 創造了新機遇
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海運業發展都已上升為國家重要戰略,這是江海航運一體化發展的曆史性機遇。無論從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客觀需要和長江流域綜合立體運輸體係建設的遠景規劃,還是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的內在要求,加快推進江海航運一體化發展是時不我待、勢在必行的。
2.1 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功能,發展江海聯運
“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這一發展戰略,首次在國家戰略層麵上確定了長江黃金水道的主通道地位。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就是要依托黃金水道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國家明確提出要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加快推進長江幹線航道係統治理,整治浚深下遊航道,有效緩解中、上遊瓶頸,改善支流通航條件,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強集疏運體係建設,發展江海聯運和幹支直達運輸,打造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黃金水道,這必將為推動江海航運一體化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保障。同時,依托長江黃金水道,統籌鐵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設,加強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加快多式聯運發展,建成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對促進上、中、下遊要素合理流動和提升江海聯運效率具有重要的戰略支撐作用。
2.2 創新驅動促進產業升級,挖掘內需潛力
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覆蓋11個省市,麵積約205萬km2,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實施國家戰略,將進一步推動沿江產業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和有序轉移,加快培育形成具有國際水平的產業集群。沿江經濟向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發展這一進程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服務需求,這將為海運業衝出低迷行情、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帶來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