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德茲安慰兒子道:“不,雖然那隻蝴蝶是因你而死,但不能全怪你,因為你不是有心的,你並沒有要害死它,所以你不必自責。”
小塞德茲還是非常傷心,因為他認為即使不是有意的,可是責任還是在他。最後父親說隻要他以後善待它們,它們會原諒他的,孩子才總算小小鬆了口氣。
可是第二天,他們又一起去田野間散步,看到蝴蝶的時候,小塞德茲的臉一下子又陰沉了下來。
“兒子,你怎麼啦?”父親關切地問。
“我……我又想起了那隻蝴蝶。”小塞德茲吞吞吐吐地說。
塞德茲摸摸兒子的頭,說:“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不愉快的事,但是不能讓這種事情困擾我們一輩子,不愉快的結果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過去的事情還是應該讓它過去,我們應該往前看,你看那些蝴蝶多麼快樂,你也應該像那些蝴蝶一樣快樂地生活,而不是天天去想一些不快樂的事情。”
受到父親的開導,小塞德茲終於悟了過來,他歡快地與蝴蝶玩在了一起。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大人們也常常有各種各樣的困擾,不過成人有比較成熟的思維,多數人都可以進行正確的自我調整,而孩子卻因為缺少經驗,缺少對生活的認識,有時候為一些小事而不安很長時間,因為在大人眼中這些是小事,但孩子們卻不一定這麼想,他會認為那是非常嚴重的甚至別人都肯定沒有犯過的錯誤,導致自己在陰影裏走不出來。如果缺乏父母正確的指引,有些事甚至會讓孩子在很長的時間裏都背上一個心靈的枷鎖,這無疑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甘地是致力於印度獨立事業的民族英雄,被印度人民稱之為“聖雄”。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年少時,對煙產生了興趣,又因為無法自拔,後來便偷父母的錢去買煙抽。而他自感罪孽深重,為了此事,甚至想到過自殺。後來他忍受不了這種煩惱與痛苦的折磨,便把自己墮落的過程寫在筆記上交給父親,等待著懲罰。父親知道真相後,雖然也很難過,但並沒有責備他,讚揚了他的精神,並鼓勵他改正錯誤,告訴他明天還會是美好的。
從此以後,甘地徹底改掉了以前的缺點,積極努力,終於成為了一個受人尊敬的政治領袖。
孩子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受一些自認為不可饒恕的錯誤或缺點的長期困擾,多半的原因是家庭的苛刻使他們產生了心理恐懼,所以,父母在發現孩子情緒不穩定的時候,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誤,都應該與孩子親切交流,讓孩子能坦陳困擾,理性而和善地為孩子解開心結,讓孩子能拋開壓在心頭的包袱,輕鬆地走好人生路途的每一個階段。
一個人學業是否成功、事業是否順利,除了外界原因製約外,自身情緒的困擾也是十分重要的。試想,一個思想上常常帶著枷鎖的人又怎麼能夠自如地做好每一件事?所以家長應當給孩子正確的指導和幫助,讓孩子不要受到負麵情緒的困擾。一個人成長的路曲折漫長,既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才,也不能一勞永逸地得以安頓,對一個情緒化的人來說,有時候很不經意的一句話,就可以令他心神不寧或者導致他心中苦悶,特別是在孩子成年之後,更不可避免地還會遇上感情上的坎坷、文化思想上的衝突,挫折打擊有可能會伴隨著人一生,要處理好這一切,就需要有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指引,所以孩子從小到大的路上,父母應時刻與孩子保持在同一陣線之上,分享孩子的快樂,與孩子共同接受生活的磨礪,盡量讓孩子不要為負麵情緒所籠罩,為孩子的成功奠定必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