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教育的主戰場是家庭(1 / 1)

我們仍然先來看一個故事。

拿破侖有一次在同貢龐夫人交談時問道:“傳統的教育體製似乎一無是處,為了使人們受到良好的教育,我們缺少的是什麼呢?”

“母親。”貢龐夫人回答說。

這個回答深深地打動了皇帝。“不錯!”他說,“在這一個詞裏包含著一種教育體製。那麼請您費心,務必要培養出知道怎樣去教育自己孩子的母親。”

母親的品質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一個家庭,哪怕窮得家徒四壁,隻要有一個善良、節儉、樂觀和整潔的女人在料理,這樣的家庭仍是心靈的聖殿與快樂力量的源泉。母親為社會貢獻的最主要的產品就是你的孩子,除了自發的愛以外,母親必須學習教育的藝術,否則,任何教育改革都將是徒然。

當然,我們今天雖不能像拿破侖那樣說“傳統教育體製一無是處”,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以下幾點:

1.學校是教育孩子學習知識的地方,而孩子要成長為一個健康合格的人材,需要大量的生活磨煉,社會鍛煉,也就是說隻有在生活、社會大課堂中,人的性格、品質等多種綜合因素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2.學校的教育模式是流水線作業。一個老師麵對數十個孩子,不可能麵麵俱到。觀察孩子的個性差異,引導孩子個性的發展仍是父母責無旁貸的任務。

3.現行教育體製與師資力量遠非完善,應試教育的弊端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化人材培養的需要。我們無法等待、無法袖手旁觀,隻能用自己的行動去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之處,更不能認為隻要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