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肯定他的努力孩子參與家務事可以讓他感到自己是家裏的一分子,以身為家裏一分子為責任與義務,增強對家庭的歸屬感,家長要讓孩子有參與家事的機會,並多給予鼓勵、讚美,使孩子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及自信心,且肯定自己的能力,並從做家事中培養責任感及積極的人格。
在孩子幫忙的過程中,還有不少好處:
(1)利用做家務事機會教育孩子。
站在媽媽身旁看媽媽做家務事,孩子特別愛問:“為什麼我要吃這種菜?”“那種菜是怎麼長出來的?”也可以讓孩子注意看蝦煮熟前和煮熟後的變化、什麼菜可以讓寶寶長得健壯、什麼菜會讓他眼睛清澈明亮,利用一起做家事的時間,與孩子分享生活經驗。
(2)增進親子感情。
孩子與家長一起做家務事,不僅可以培養其參與感及成就感,從合力完成家務事的過程中,將有更多時間與孩子相處,增進親子感情,孩子也會從中體會、了解家長的辛勞。此外,利用這段時間,聽孩子訴說一些快樂或不如意的事情,也可增進你對他的了解。
(3)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家庭責任感,並且在共同勞動的過程中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更為融洽。
(4)可以促使孩子多運動,避免因為孩子經常坐在沙發前看電視而產生肥胖症。
(5)可以培養孩子的參與意識與動手能力。
(6)可以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孩子幫忙做家務的時候,下麵幾點一定要注意:
(1)如果孩子做得不是很好,一定不能當麵重做,否則容易挫傷孩子的勞動積極性與自尊心;
(2)不可以將勞動作為懲罰;
(3)孩子做了家務以後,一定要加以稱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於自己勞動的欣賞。親一下或者一個擁抱,一句簡單的“寶貝做得真好”,都會成為孩子繼續勞動的動力。當然物質獎勵也是要的。
(4)要注意安全。一定要讓孩子在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中體會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小孩子可以做的家務勞動有不少。比如把地上的玩具收拾到箱子裏,掃地,擺餐具(這可要注意安全啊,碟子摔了事小,可別傷著孩子),洗碗,鋪床,收拾自己的房間,擦洗汽車等,安排適合孩子年齡的活動。
一開始,孩子可能不願意參與家庭勞動。玩具多好玩兒啊,還可以看電視呢。所以父母也要想法讓孩子對勞動產生興趣。可以采取的辦法很多,下麵簡單列舉幾種:
①可以找一些小工具,比如小桶啊,小鏟子、小簸箕、小笤帚什麼的。
②給孩子一頂帽子或者一件特別的衣服,稱孩子是“媽媽的家務助理”什麼的,把家務當成遊戲。
③可以用一些圖表來記錄(這個可以讓孩子自己幹的!)勞動成果、次數等,比如每次勞動結束以後,加一顆星,或者一朵小花兒,積累到一個預定的量以後,父母要進行獎勵,比如父母要陪孩子去公園啊,或者買個新玩具。
還有就是前麵曾經提到過的口頭稱讚,當孩子主動要求幫忙時,父母的回應應該是:“你要幫我嗎?那謝謝了。”先肯定和認同孩子的一片熱心,讓孩子覺得自己真的能幫忙,提升他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如果孩子能單獨去做,父母盡管由他去做,不要放過培養孩子自己完成任務的機會,既可訓練他的活動能力,又可培養獨立的思考能力,孩子工作完後,獲得了滿足感,將來會變得更加主動、積極、勤奮,有助個性的發展。
讓孩子幫忙做家務事,正是提供他參與親子分工合作的機會,讓孩子在你身邊當幫手,不僅可以讓他學會獨立自主,同時也能讓親子間一起享受工作的樂趣。別忘了,孩子可以從工作中得到成就的滿足及對自我的信心。所以,不要從小就把孩子趕出家務事外,如此一來,你和孩子都將失掉許多值得學習及享受樂趣的機會!所以,要記得常對孩子說:“孩子,你能幫幫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