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2 / 2)

做尊重孩子的父母,並擔當起教練的職責。我們不是下場比賽的選手,也不是任勞任怨的保姆。我們應該選好自己的定位,激勵孩子,做最好的有責任的自己。

讓一個人出生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讓一個人健康成長需要付出很多。

不僅僅是愛,有愛也需要技巧,愛的方法是需要用心學習的。

當父母不再大包大攬,也不再怨天尤人的時候。可否平靜地說: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讓我們一路前行!知道他怎麼想,遠比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想重要。權威需要簡短和選擇性的沉默。沒有不合理的感受,隻有不合理的行為,所以我們沒必要去糾正感受,但可以改進行為。懲罰無法製止不當行為,隻會讓肇事者在躲避偵查上更有技巧。在孩子受到懲罰後,他們會想辦法更加小心,而不是更順從或更有責任心。好的父母,就像好的老師,要讓自己漸漸成為孩子可有可無的人物。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作決定。對於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為,孩子需要一個明確的界限。

作業完全是孩子和老師的事,父母不應該接管過家庭作業這個責任,而且孩子讓他們這麼做了,那麼他們就再也無法擺脫這個束縛。直接的幫助隻能傳達給孩子這樣的信息,如果沒有父母的參與,他們是無用的。

我們給孩子把路指出來,但是希望旅行者——孩子,能靠自己的能力達到目的地。警告和恐嚇是對自主權的破壞。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當時並不是教訓肇事者人品的合適時機,應該先處理事情,在糾正他們的行為之前,一定要處理好他們的情緒問題。針對孩子的感受作出反應,而不是針對行為,“為什麼”表達著好奇,而陳述句則表達著理解。

當孩子回到家不停抱怨他的朋友、老師,或者生活時,最好順著他的語氣回應他,而不要先試圖查明事件的真相。當孩子對自身做評價時,通常不要隻是以讚同或不讚同來回答他,而是用具體的細節來表達超出孩子期望之外的理解。

養育一個優秀的孩子,除了運氣外,還需要明確方向和技巧,運氣是:孩子遇到了適合他發展的環境,方向是: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技巧是:努力學習更多的育兒經驗。

孩子在家感覺不快樂,多半是家長的態度和說話方式引起的,因此父母需要努力地學習和實踐,從而改變現有的不良說話方式。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每一個個體都是特別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個體性,那才是對他們的愛。什麼才是對孩子真正意義上的愛,這是一個值得父母去深思的問題,我們所做的一切是不是真愛。當孩子考到理想的成績時,當孩子順從聽話時,當孩子的表現讓我們覺得臉上有光時,我們就滿心喜悅地告訴他,我有多愛你。當孩子犯了錯誤時,當孩子的學習不能達到我們要求的狀態時,當孩子根據自己的意願做出選擇,而這個選擇不是我們所期望的那樣時,我們還愛他嗎?特別是當孩子的行為讓我們在眾人麵前失去榮光,甚至孩子走上歧途時,我們還愛他嗎?真正的愛是什麼:是無條件的接納,接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愛他是如他所是,非如你所想。

疼痛、恐懼、痛苦、沮喪,當幼小的心靈不能承受生活之重時,握住他的手,敏感地把握他心理的變化。給他勇氣和信心,進而向他表明,你願意也有責任和他共同承擔眼前的失敗——你永遠和他在一起,是他的同謀。是的,孩子,把你的手給我!我願意握著你的手,直至你變得堅韌、勇敢、自信,直至你的手和我的手一樣寬大,一樣粗糙,直至我的手心再也握不下你的手。

牽著孩子的手,帶他們上路。領孩子走進園圃,孩子會發現花朵;讓孩子仰望星空,孩子會發現星鬥。給孩子什麼樣的世界,孩子就會有什麼樣的生活。你的渴望和你的耐心一樣堅韌,你的收獲和你的付出一樣真實。當你發現孩子成為你所希望的人時,你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當家長牽著孩子的手,將小手放入自己的掌心時,孩子們的心裏將會多麼自豪,多麼溫暖。

當感受到需要時,期待著自己能自信的說出那句“孩子,把你的手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