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地點位於上海春城3期55號東側一樓承重牆,原本實心的鋼筋混凝土承重牆上已經掏出兩塊1平方米的空心窗簷。
多家業主稱,施工方不僅夜間施工,而且還事先將土工作業地點用布遮擋,等到次日居民發現的時候,違章施工的人早已不知去向。事故不但造成樓東側牆角開裂,有業主也表示自家的鐵門有輕微變形。辦案民警已進行勘察並要求物業立即修複。建築承重牆被隨意拆除,恐怕拆的還有對他人生命漠視的道德承重牆。
莫讓“空衙門”壘了“離心牆”
“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一直是部分窗口服務單位的寫照,被群眾所詬病,這也是各地政府出重拳整治的區域。但是,有媒體記者在廣西南寧調查卻發現,一些政府部門的服務窗口卻出現了一個新情況,每到固定時間,去辦事的群眾會被這些服務單位的保安或者門衛拒之門外,連大門都進不去,這又是為什麼?不辦公,他們又在幹什麼?
目前絕大多數政府單位實行“周一至周五工作、工作日早八點半晚五點半”的作息製度,早已不適應群眾辦理個人事務的需要。然而,廣西多部門在這短短的工作日內不辦業務,辦學習,還口口聲聲打著“為民眾著想”的幌子,拒辦事群眾於千裏之外,讓其吃了個“閉門羹”,著實讓老百姓感到求事無門的無奈,更扇了政府一個重重的耳光。
廣西某些政府部門的“逐客令”就是在造“空衙門”,壘了“失民於責,傷民於心”的“離心牆”。
拆有形的牆與無形的“牆”
據報道,甘肅河西走廊的敦煌、瓜州、臨澤等地的政府辦公場所,近年來在改造中都拆除了大院圍牆。沒了圍牆,辦公大樓隨便進,群眾辦事、上廁所都行。原來的縣委政府大院改造成廣場和花園,群眾三五成群,在裏麵聊天、鍛煉。不再是“高牆圍大院,進門查八遍”,政府和群眾的關係明顯改善了。當地有些幹部曾擔心拆除圍牆後,會不會引發安全事故。實踐表明,敦煌等地政府推倒大院圍牆後,並沒有引發什麼安全和秩序問題,相反受到群眾的交口稱讚。
有形的圍牆的出現,源於無形牆的存在,是政府工作人員缺乏公仆意識和群眾觀念的反映。記得在上世紀50年代時,就有人提出,要加強領導與群眾、黨與非黨的聯係,就需要拆除隔閡的“牆”,讓“牆內佳人”與“牆外行人”能夠緊緊聯係,聲息相通。有形的牆與無形的“牆”,都應當拆除,讓官員與民眾之間互通之“門”始終暢通著。
鏈 接
地鐵文化牆
作為地鐵站房裝飾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鄭州地鐵文化牆的製作安裝工作,在2013年12月20日完成。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20個站點中,有9個重點站設計有文化主題牆,其中二七廣場站為不鏽鋼加彩漆浮雕,黃河南路站為鈞瓷浮雕加鑄銅雕塑、農業南路站為鋼板鏤空雕塑加彩漆浮雕,鄭州東站為鑄銅材質。“希望這麵文化牆能成為這個站點的標誌性符號,能夠讓在此乘坐地鐵的外地人過目不忘。”負責人張鬆正說。
“表白牆”
當下,微博開通的“表白牆”成為人們表白的一種渠道,並且火暴網絡。然而微博“表白牆”這種方式,對於很多人來說,真誠度沒有那麼高,看熱鬧獵奇的倒是不少,這或許也是“表白牆”開通半年之久卻隻有一對成功的原因。
對於“表白牆”突然大行其道的原因,專家認為這是網絡文化催生的景象。在網上表白確實比現實中要容易多了,因此“表白牆”這種平台,正滿足了年輕人的需要。不過專家還是建議如果要表白的話,最好還是當麵說,“當麵說出口的愛情才更真實”。
口香糖之牆
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西雅圖一家劇院附近有一堵牆,人們從劇院裏出來,經過那堵不起眼的牆時,就把嚼過的口香糖隨手往牆上一粘。環衛工人約翰發現牆壁被嚴重汙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這些“狗皮膏藥”清理掉,過幾天去一看,牆壁又恢複成了原來的模樣。那天,約翰又在清理牆壁,一男一女從他身邊走過,女孩說:“哇,這堵牆好有意思,上麵粘滿了口香糖。”男孩立即說:“是啊,我們也去買包口香糖,在上麵粘著玩。”很快,男孩女孩買了口香糖回來了,他們不停地嚼口香糖,然後粘到牆上,玩得開心不已。約翰自始至終沒有阻攔他們,他想,既然人們如此喜歡把口香糖粘到牆上,堵不如疏,幹脆讓人們盡情粘吧,就當牆壁是一個口香糖收納盒好了,總比人們把口香糖隨處亂扔好。第二天,人們再次從那堵牆邊經過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變化,牆壁上寫著:“歡迎把口香糖粘到我身上,我好喜歡哦。”很快,牆壁上就粘滿了各種顏色的口香糖,重重疊疊,很是壯觀。現在,這堵“口香糖之牆”已經名貫全球,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把口香糖粘到這堵牆上也成為當地的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