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會借別人的手幫自己幹活,就等於自己在幹活。無論是自己認識的人,還是陌生人,……隻要你會‘借’,就可以使他們心甘情願地幫你做事,做到‘畢其智為己所用’,就一定能夠心想事成。”
這其實也是教孩子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創造好的人際關係。當然,自食其力的人是很值得尊敬的。但如果同時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就幾乎可以無所不能、無往而不勝了。
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教孩子使用這一招呢?
第一,要主動。“借”不是靠,不能依賴、等待,而要主動地以小投入爭取多回報,甚至是不投入獲得回報。以巧妙的智慧換取財富。
第二,“借”之前,應該正確認識自己,也就是要有自知之明,看看自己有什麼資本和人談條件。否則,別人可能不搭理你。
第三,用此招還須熟知心理,迎合對方的心理需求,從而促使他與你合作。
你可以通俗地告訴孩子,善假於物也,就是俗話說的“借雞生蛋”,這不管在財富積累方麵,還是在個人經驗積累等方麵,都會讓孩子受益匪淺。
11.包玉剛的教子苦心
一代船王包玉剛可謂富比王侯,可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他從不嬌慣縱容他們,他說:“我認為溺愛後代是極不明智的。”他總是和顏悅色地告訴孩子不要浪費,包括金錢和時間。
在女兒21生日的時候,她想邀請了幾個好友登上“環球”遊艇,但是包玉剛卻拒絕了女兒。他說那艘遊艇是公司的,隻用於公司招待來賓,而他認為女兒不是公司的成員,不為公司創造財產,所有沒有資格享用。
生活中,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缺乏必要的恒心。比如,讓孩子攢錢,孩子能夠堅持一兩周,但是之後就不自覺地“重蹈覆轍”。包玉剛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他要求孩子學會製定預算計劃,學會攢錢,學會花錢。為了讓孩子把這一理財習慣堅持到底,他的做法是:
第一,調整好對孩子的期望。期望太低不會給孩子帶來挑戰,也就不能發揮孩子的理財潛能;期望值太高,就容易給孩子帶來打擊。比如,你每周給孩子20元零花錢,讓他合理花費並記賬,如果孩子沒亂花錢,你就給他獎勵,反之,扣除下個星期的零花錢。
這個方法不錯,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以前已經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你突然給孩子來這麼一個規定,孩子顯然是難以做到的,這就表明你對孩子的期望太高。所以,你需要慢慢地培養孩子節儉的習慣,適當多給孩子一些零花錢,等孩子有了一定的節儉意識後,再慢慢降低零花錢,並不斷加大獎勵的籌碼,這樣對孩子就很有挑戰性了。
第二,及時加以表揚。當發現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做得很好時,應該及時給孩子獎勵,同時提醒孩子繼續努力,去贏得最終的勝利。當孩子沒能完成要求時,家長不能表現出失望,而要對孩子表示信任,鼓勵孩子繼續努力。拿攢錢來說,如果孩子並沒有完成規定:一個月攢下50元,家長沒有必要責罵孩子,而應該和孩子一起分析賬本,看看哪些不該花的錢被孩子花掉了,然後給孩子提一些消費建議。
通過這種理財教育方法,孩子就很容易養成節儉的習慣,並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
12.霍英東的教子秘方:給孩子樹立光輝的目標
如果父母隻教給孩子生存的技能,讓他們衣食無憂。那麼父母隻是盡到了基本的職責,這不是完全稱職的父母。如果父母以理想和追求引導孩子走上一條造福他人的道路,這樣的父母才更偉大。
霍英東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父親,一位引導孩子走向造福家鄉的父親。當霍英東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時,他沒有忘記故鄉的山山水水和父老鄉親,而是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為家鄉的建設作了許多貢獻。
我國第一幢五星級賓館--廣州白天鵝賓館,就是他與有關方麵合資建造的。賓館大堂內有人工瀑布,並鐫刻著“故鄉水”三個大字。充分表達了對故鄉山水和故鄉百姓的感恩之情。
很多人在成功之後,總是會表達自己對父母的無盡讚美和感謝,說父母是促成自己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霍英東也是這麼說的,而且他還認為造福家鄉是對父母的最好感恩。他同時還引導孩子樹立光輝的目標--造福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