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假期的時候,孩子外出要有同伴,切不可單獨外出,要告訴家長去的具體地方以及回來的大致時間;如果是出遠門,要有家長陪同。
(7)孩子獨自在家的時候,應該和家長保持電話聯係,同時做到:鎖好門,沒有家長的特別關照,不給陌生人開門,無論是誰,都讓他等家長回來再來。如果來人糾纏不休,孩子就應該馬上警惕起來,首先要報警,然後打電話告訴家長。(如果孩子太小,就盡量不要讓他獨自在家。)
(8)平時給孩子一些零錢,以備不時之需。
(9)帶孩子外出時,要看好孩子。要帶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帶孩子在馬路上行走時,盡量靠裏走,注意防範後麵來的摩托車、麵包車;帶孩子上街,家長切不可因為忙於購物而忽略了孩子,要緊緊地看著自己的孩子。
(10)告訴孩子,一旦和家長走散了,要找警察叔叔尋求幫助,或者就在原地呆著不動,因為父母一般都會順著原路找回來;這個時候千萬不能相信任何人,不能跟任何人走,更不能相信陌生人帶自己去找父母的謊言。
案例三:
劣質小食品“毒害”靜悄悄
在學校附近的小商店裏,各種各樣廉價的小商品隨處可見:方便麵、膨化食品、果凍、棉花糖……,價格都在1角錢到5角錢之間。一到下課時間,學校內的小學生便蜂擁而至,搶著購買各種小包裝食品。
這些小食品都是一些三無產品,不但包裝粗糙、吃起來口味極差、嘴裏還會長時間留下澀澀的生油味。由於留守在家中的監護人,特別是老人一般都缺乏食品安全的意識,大多縱容孩子吃這些劣質的食品,從而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身體健康,甚至威脅孩子的生命。
如何注意留守兒童的食品安全問題: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零食不可小視,在購買兒童食品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以防購進對孩子有害的食物。
(1)注意近來宣傳媒介的報導。
例如衛生監督部門已經查處的衛生不合格的品牌和產品不宜購買。
(2)注意出廠日期和保鮮期。
購進後一定要在保鮮期之前吃完,食物中的脂肪久存會變質。酒心巧克力常在保鮮期內被蟲蛀壞,糕點在冬季會幹硬,夏季會黴變。盒裝的糕點在沒有油脂覆蓋處易於黴變。塑料包裝的麵包在運送受壓的部分容易黴變。麵包不宜超出出廠3天吃完。
(3)食物中的防腐劑對肝髒有積聚和遠期毒害的問題。
兒童肝髒酶係統發育未完善,許多方便食物如方便麵,方便粥,盒,綠豆沙,芝麻糊等有防腐劑。食用後在肝髒來不及解毒經腎排出會直接傷及肝髒。還有聚集的會影響神經係統而引起多動症。盡量讓孩子吃新鮮不添加防腐劑的食物。
(4)色素。
色素溶於水者通過肝解毒,腎排出或者由腸道吸收排出。色素溶於油者會存在含脂肪的細胞內。大腦和神經髓鞘都是類脂質。積聚許多色素到學齡期會使思維集中時間縮短,影響學習,故應盡量避免吃有色素的食物。
(5)罐頭。
在封罐時用的焊錫中含鉛,常吃罐頭食品會致慢性鉛中毒,延緩智力發育和導致貧血,不易治愈。
(6)黃曲黴會導致肝癌。
如潮濕季節存放的大米花生,玉米,小米等會黴變,做飯前要挑出有黑點的米粒,不吃黴變的花生和玉米。
(7)泡菜和醃菜會產生亞硝酸鹽,成為致癌因素之一。
經常吃泡菜,可以用白醋加糖和鹽隻泡一天馬上食用,避免亞硝酸鹽的產生。吃醃菜可放鍋內用大火油炒,用高溫破壞亞硝酸鹽。
(8)冰箱性胃炎。
夏天孩子都喜歡吃冰棍、喝冷飲。家長需注意飯前吃冷的東西,就會增加無飽感,使孩子厭食;飯後喝冷飲會抑製胃液分泌形成消化不良,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冰箱性胃炎。
除此之外,告訴孩子吃任何東西前,一定要先征得大人同意,地上或桌上的東西不可隨便撿來吃,還要注意吃東西時不要邊吃邊跑,否則食物易吸到氣管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