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異物卡於咽部如何處理?
幼兒在玩耍時可將小玩物、紐扣、硬幣等放在嘴裏,一不小心,這些東西滑下去易卡在咽部。另外,家長給孩子的飯裏,有小骨頭或魚刺沒挑幹淨,也可卡在咽部。
發生咽部異物後,吞咽疼痛加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異物較大時,可壓迫喉頭和氣管,引起呼吸困難。如果異物刺破咽壁,局部可發生感染。
幼兒被異物卡住後,可讓他張大嘴,將舌頭壓下,用鑷子輕輕夾出。如果是魚刺,可用威靈仙30克、米醋50毫升煮湯飲服。如果上述辦法無效,可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魚刺卡住後,不要給孩子吃饅頭、飯團等,因為這樣做有時不僅不能帶走刺,反而會將刺壓得紮入更深,更不易取出。如果是硬而尖的異物,這樣硬壓危險更大。
7.誤食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幼兒由於好奇而誤食了某些有毒物之後就會表現出不同症狀,有時由於送醫院不及時而產生嚴重後果。在這裏簡單地介紹幾種應急辦法:
(1)幼兒誤食來蘇水、碳酸、腳氣藥水等腐蝕劑後,要迅速服用橄欖油、魚肝油、生蛋清等。
(2)幼兒誤食碘酒後,可以給喝米湯或太白粉糊,因為米湯、太白粉糊有中和碘的特性。
(3)幼兒誤食強酸(硫酸、硝酸、鹽酸、王水等)後禁止使用蘇打,以防止產生大量氣體而造成胃穿孔。可立即給孩子喝牛乳、生蛋清、橄欖油或食用植物油。
(4)幼兒誤食強堿(如苛性鉀、苛性鈉、氨等)後,不宜洗胃和催吐,應該立即服用大量的稀酸溶液,如食醋、檸檬汁等。經過1小時後,分多次給幼兒喝少量溫牛乳。還可以喝些生蛋清、橄欖油、麵糊等,以保護消化道黏膜。
采取了相應應急措施後,還應及時送幼兒到醫院作進一步診治。
8.誤食藥物中毒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幼兒年幼無知,好奇心很強,有時看見大人吃了某種藥,也悄悄地拿來吃,有時還會誤食毒藥,那麼該怎樣處理這些情況呢?
當發現幼兒誤食過多的藥物毒物後,首先應當先向幼兒了解情況,弄清楚藥物的名稱、吞食的時間和數量,以便醫生能針對性地進行搶救。如果發現還有剩餘的毒物,應把它帶到醫院,以助於醫生做出正確的診斷和及時地搶救。
其次,應盡快將幼兒送往醫院,醫生會根據各種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但如果情況非常嚴重和緊急,可以采用一些簡易的急救措施,如用羽毛搔喉部催吐。如果誤吃了藥物,可讓幼兒先喝2或3杯水或果汁,然後用筷子或湯勺柄等按壓舌根,藉以催吐。如誤食堿類,可灌以食醋、橘子汁中和。如果誤吞金屬或植物堿類,可立即喝濃茶以減少毒物的吸收。
家長最應該做的是做好預防工作。如把藥物、毒物鎖在櫃子裏或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
9.如何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平時家長應注意對幼兒進行有關的安全教育。告訴幼兒有許多東西是人可以吃的,還有一些東西是有毒的,是不能吃的。例如我們平常吃的食物都是可以吃的,但有些野菜、野果是有毒的,因而不能吃;還有的藥也是有毒的,吃多了會不舒服,甚至會死的,如安眠藥等;殺蟲劑毒性特別大,它是專門用來殺蟲子的,也不能吃等等。幼兒有一種怕生病怕死的本能,經過這樣的教育,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分辨出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可以吃的,而不敢因好奇而貿然把什麼東西都拿來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