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子上,莊風停留了一小會。看了看那間小藥鋪和廢舊的城牆,莊風終於走上了大道。
九年的時間裏,莊風對於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在這片陸地上,江南和江北的分界線便是臨江村緊鄰著的怒江,一條比任何河流都要波瀾壯闊的大江,整片陸地被這條江分為南北兩塊。至於怒江發源於哪裏,沒人知道。怒江太長了,越往上遊去,艱難險阻愈多,以致沒人能夠達到。怒江之南,屬南唐,怒江之北,叫北漢。兩朝對峙,已逾百年。
日月如梭,這個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國家都在殺伐聲中分分合合;兔走烏飛,大城、小鎮、孤村都在日曬雨淋中興興廢廢。短短的一百年裏,人事滄桑,兩大強國也從剛開始建國時的相差無幾走向了不同的境地。
南唐依靠一百年的太平、富饒的資源和發達的海內外商業,帝國的財力蒸蒸日上,文采風流更是達到鼎盛。隻是國家內部土地兼並愈趨愈烈,上流貴族日益腐敗,百姓隻能在夾縫中生存。但是在這個世上,不管是哪朝哪代,百姓都是最能忍的階層,隻要能吃飽穿暖,哪怕是饑一頓飽一頓,不走到賣兒鬻女的境地,他們還是會牛馬一般供統治者驅使的。所以,有怒江這天險倚為屏障,南唐的貴人們自然不會有任何憂慮,隻是偶爾為如何享樂發點小愁罷了。
南唐重文,北漢重武,這也是沒辦法的,誰叫北漢最北麵的極北苦寒之地生長的都是隻會狩獵、畜牧和劫掠的蠻人?更兼有一個在西邊與北漢接壤的西域國,一百年來與北漢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幾乎沒有十年安寧。因此,居安思危,北漢國自上而下幾乎睡覺時都是警覺得睜一隻眼睛。連年征戰,勞民傷財,北漢卻沒有南唐那麼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地利,所以國家的財政往往捉襟見肘。苛捐雜稅之下,百姓的生活更為困苦。但是,統治者鐵血的治國手腕、強大的軍力鎮壓和忠君愛國思想的深入人心,保證了這個國家的穩固。一百年裏幾十次大的戰爭下來,整個國家不聲不響中,自有一種睥睨四方的豪氣,連普通百姓談起與周邊國家的戰爭,都沾染上了一份自豪。近十年來,剛剛登基的北漢皇帝心儀南唐的文采和風景,加強了與南唐的文化、商業交流。兩國表麵上兄弟一般的親密關係倒是讓荒漠之中苦苦與風沙相對抗的西域國有些惴惴不安,西域國也生出了學文的念頭,苦於百姓大多不識教化,隻好作罷。
莊風所在的地方便是屬於北漢國,一個比較外表穩固,內部卻充滿動亂的國家。注定了,莊風的路上不可能完全是一帆風順。
根據向同村的趙大叔打聽的經驗,莊風需要在路上過一夜才能在第二天下午到達縣城。最好的投宿地點是金元寺。過了縣城,路就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