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優生優育策略(5)(1 / 2)

如果孕婦有以上情況,應視為有雙胎妊娠的可能。應立即去醫院婦產科做進一步檢查,以便及時行孕期監護。

母嬰血型不合是怎麼回事

母嬰血型不合主要有兩種情況:

ABO血型不合

如果母親血型為O型,父親是A型、B型或AB型,胎兒血型與母親相同,胎兒則平安無事:但如果胎兒血型與父親相同,母體就可能產生對抗胎兒血細胞的抗體,並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導致胎兒紅細胞破壞,產生溶血。常見於母親是O型血,父親為A型、B型或AB型血,可能在第一胎就發病,隨著妊娠次數的增加,病情會加重。但並不是所有O型血的母親都發生此病,要取決於母親體內抗體的多少。

Rh血型不合

如果母體血型為Rh陰性,胎兒血型為Rh陽性,帶有Rh陽性抗原的紅細胞會通過胎盤進入母體血液,產生相應的血型抗體,此抗體又經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作用於胎兒紅細胞,從而導致溶血。

多次妊娠的女性易發生溶血,第一胎則很少出現。

血型是怎樣遺傳的

血型是很複雜的,大約有100多種血型係統。通常所說的血型是紅細胞血型,主要是ABO血型係統,即把人的血型分為A型、B型、O型和AB型4種。A型者的紅細胞上有A抗原,B型者有B抗原,O型者無抗原,AB型者有A和B抗原。依血型的遺傳規律,可以形成一個固定的遺傳模式。已知父母的血型,就可以推測子女可能是什麼血型,不可能是什麼血型。

由於母子“血型不合”,可使母體產生抗體,致使胎兒及新生兒發生溶血症,所以,知道了夫妻雙方血型,也就可以推測未來的孩子會不會發生溶血症,以便采取一些防治措施。ABO溶血症常見於母親為O型,孩子為A或B型(即父親為A或B型)。

親子間的血型遺傳關係,對法醫的親子鑒定,有一定參考價值。

為什麼近親不能結婚

近親是指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也叫血親,即兩個人的父親或母親有共同的祖先。直係血親是指相互之間有直接血緣關係的人,包括生育自己和自己生育的人。

旁係血親是指具有間接血緣關係的人,凡是與自己同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血親,除直係外都是旁係,如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遺傳的物質基礎叫做基因。基因位於細胞核的染色體內,父母親通過基因把親代的特性傳給子代。在遺傳疾病中,有一類叫“隱性遺傳”的最為常見,有千餘種之多。在非近親結婚的情況下,後代發生隱性遺傳病的比例並不高。因為,必須具有兩個相同的“病態基因”的人結婚,後代才會發病,如果父母親中隻有一人帶病態基因,下一代是不會發病的。一般來說,父母雙方出現相同的“病態基因”的機會較少。由於在親屬之間遺傳特性相近,有~部分基因是相同的,如堂(表)兄妹之間,有1/8的基因是相同的:遠堂(表)兄妹之間有1/32基因是相同的。這樣,近親結婚就更易於出現有兩個相同的病態基因這種情況,也就是說,生下來的子女得遺傳病的機會更多。

我國婚姻法規定,“直係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係血親禁止結婚”。

禁止近親結婚的目的是為了優生。人體內的遺傳基因來自父母雙方,父母的遺傳基因一代一代向下垂直傳遞,如果父母帶有某些致病的遺傳基因,有可能代代相傳,使後代得某種遺傳病。有種叫做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疾病,如果隻是父親或母親一方的基因有害,另一方正常,有害基因則被正常基因掩蓋下去,子女雖可帶有這種有害基因,但不發病。如果父母雙方都有同一有害基因,就可能使子女發病。

在非近親結婚的人群中,父母雙方都帶有同一種致病基因的機會極少,因此他們的子女發生這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機會也很少。但如果近親結婚,由於有著共同的祖先,不論是直係血親還是三代以內旁係血親,他們都會存在許多相同的基因,父母攜帶相同致病基因的機會也就大得多,故後代發病的概率也就增加。

我國古來傳統觀念,把同姓的堂兄弟姐妹之間的通婚視作是犯忌的亂倫行為,而把不同姓的姑表兄妹或姨表兄妹看成是不同家族的成員,認為可以通婚,甚至認為有親上加親的好處。其實,表兄妹也屬於近親,如果表兄妹結婚,後代患遺傳病的危險性同樣很大。

遺傳基因決定下一代先天功能

遺傳物質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它位於染色體上,控製生物體各種生理特性和形態特征的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