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獨生子女的方法很多,道路也不止一條,但不可否認的是傳統家長式、指令式、單向式的方法逐步落後了。新時期對孩子的教育涉及到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甘露用自己的方法,將傳統的教育轉化為孩子快樂的自我教育,讓孩子自由地飛翔。
甘露,廣東中山市人,生長於肇慶市。1973年高中畢業上山下鄉當知青,1987年北京郵電函授學院電信工程係載波專業本科畢業。在郵電部門工作20多年,她從機房機務員幹起,曾任技術員、工程師、高級經濟師、科長、處長等職務,現任廣東省郵政局駐香港公司總經理。
曉琳,18歲時被著名的劍橋大學錄取,攻讀數學係。
塑造開朗的性格
現在,父母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培養,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要成才,就應該有優良的個性。試想,一個意誌薄弱、自私任性的人,會有好的發展嗎?甘露認為,性格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塑造活潑開朗的性格。
甘露的女兒曉琳天生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從小就不喜歡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或意見,哪怕是自己需要的東西,都表達得很含蓄或間接。
曉琳2歲多時,有一次,甘露帶她上街。她想吃雪糕,但又不直接說,拉著媽媽到賣雪糕的地方問:“媽媽,這是什麼呀?能不能吃?我今天沒咳嗽。”
因為那段時間曉琳經常咳嗽,醫生不讓她吃涼的東西,她說“我今天沒咳嗽”,就是向媽媽表明她知道那是雪糕,她想吃。但是,她就是不直接說“我想吃雪糕”。
曉琳3歲進幼兒園之前,甘露為了使她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經常晚飯後帶她到幼兒園裏玩。可是,剛入幼兒園時,她還是不適應。整整一周時間,她都趴在桌子上小聲抽泣。不像別的小朋友,即使不高興,也會大聲哭出來。老師發現這個情況,主動告訴了甘露。
為了使曉琳變得開朗,甘露經常帶她去參加單位的晚會,並與她一起登台演出。除此之外,每個休息日甘露都帶她到公園玩,帶她更多地接觸大自然,讓美麗的大自然開闊她的心胸。
曉琳喜歡音樂,上幼兒園時,甘露鼓勵曉琳學電子琴並讓她參加演出。在甘露的啟發之下,曉琳越來越喜歡音樂了,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CD機,播放喜愛的音樂。音樂讓她思維活躍,使她靈感奇發,性格從內向逐步轉向外向和優雅。
曉琳學習成績很好,升中學時,憑她的成績完全可以考上深圳任何一所中學。考試前,好幾所學校向曉琳發出邀請,希望她能報考他們學校,有的提前發來了錄取通知書。而作為母親,甘露知道女兒一定能考上最好的學校,但是,甘露更希望通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改變女兒內向的性格。
在對深圳的學校進行了一番了解,以及分析女兒的特點後,甘露覺得,深圳實驗中學更合適她。實驗中學的素質教育、多項活動、優雅的環境、人文氛圍等等都可以幫助完善女兒的性格。
最後,曉琳以優異成績考進了實驗中學。進入實驗學校不久,女兒回來說:“媽媽,我們班的同學很喜歡笑,經常是老師一句話或某個同學的一個小動作,就會引起大家哄堂大笑。”甘露說:“好呀!在笑聲中可以輕鬆快樂地生活學習,你可以與同學一起多笑一笑。”同學們的笑聲使曉琳開心地生活,快樂地學習,良好的同學關係使她心胸開闊。
第二年,曉琳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擔任了該班的班長。在實驗中學的初中學習生活中,曉琳參加了學校很多活動,如科技節、藝術節、運動會、各種興趣小組活動等。她開心地學習和快樂地玩,收獲很大,性格活潑了很多,堅強了很多。
曉琳的變化,甘露看在眼裏,她由衷地為女兒的改變而高興。初中畢業後曉琳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實驗中學重點高中班。
由此可以看到,曉琳性格的變化和成長,充分證明了甘露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實際上,一個性格開朗的孩子,通常是一個樂觀積極的人而且興趣廣泛。反之,一個情緒冷漠、憂鬱、沉悶、拘謹的孩子,大多對什麼都興味索然、提不起精神,或者三心二意、虎頭蛇尾。
作為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引導孩子喜歡自己,引導孩子做有利於身心和智力的健康發展的事情,培養他開朗、樂觀的個性。
教子點睛:
培養孩子樂觀、開朗的個性,首先,父母要認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優秀的個體;其次,就要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給予孩子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再次,要學著分享他創造的快樂、並充滿喜悅的肯定孩子,特別是對於內向、容易感到羞怯的孩子,要經常給他一些表揚。其實,擁抱或者親吻他的額頭、溫柔的握握他的小手,都會讓孩子感到充滿自信和力量。
多讀書孕育美好的心靈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們從書中汲取的營養是任何媒體所取代不了的。人們如果不讀書就變成“井底之蛙”,就不能放大自己的視野格局而錯失了解未知世界的機會。除此之外,閱讀能陶冶人的性情,讓人開智,教人明理。
調查發現,有著濃厚讀書興趣的人,他的心胸一般比較開闊,並能正確理解生活,也能增強生活的信心,更會更加珍惜生活。
甘露則認為,讀書可以培養孩子心靈的真善美。小時候,她為女兒精選了童話,曉琳從小特別喜歡童話,在她5歲生日時,外婆送了一本《世界童話名著故事365》給她,曉琳愛不釋手。
一開始,甘露每天與她一起閱讀兩個故事,很快,她就可以自己閱讀了。每看完一篇故事,她就在目錄裏做一個記號。甘露特地去新華書店購買了《格林童話精選》一書,曉琳精讀了這本書後,在每一個故事裏的精彩妙句下畫了線,並在結尾處寫下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