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民俗篇 第一節:押禮先生與說四句(1 / 3)

民俗語篇1

黔地民間婚俗中的押禮先生與說四句

傳統的民間婚禮(指漢族)十分講究,需行“六禮”方可完婚,即所謂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等六個環節。現在的民間婚禮已經大大簡化,一般隻有定婚(納吉)、行禮(納征)、結婚(迎親)三個環節。其中,最隆重也最富有民俗風情趣味的,當數迎親,這是整個婚禮的高潮。惟其如此,才衍生出了押禮先生這一重要角色。

迎親,就是男方迎娶女方。每到這一天——男女雙方擇定的吉日良辰,男方家要按照六、八等成雙成對的吉利數(男女都必須是雙數),請人組成迎親隊伍,備上食盒、禮品(俗稱抬盒),到女方家舉行歡天喜地的迎親儀式,迎娶新娘。迎親隊伍的主角就是押禮先生。

押禮先生分主禮、副主禮二人。正常情況下,到了女方家,從開門、擺禮、燃蠟、點香、燃紙、敬酒、鳴炮、廚禮交割等儀式,各個環節均由主禮人與女方所請先生共同完成。如主禮想不到處,副主禮應補上。主禮遇上被為難之事,副主禮應積極配合解難。押禮先生的職責:一是要詢問了解雙方情況,做到成竹在胸,有備無患;二是要在起身前檢查禮物備辦情況,以免遺缺,遭致對方譏諷、責難;三是要熟悉當地的風俗民情,以免出洋相,丟麵子;四是要口齒伶俐,能夠隨機應變,出口成誦,用“說四句”的方式展示才幹,烘托氣氛,並化解各種刁難乃至矛盾。

一、規矩

現在迎親講究花車。用鮮花裝扮好的花車,往往使迎親車隊顯得氣派、豪華。車隊數目也必須符合六、八、十、十二等吉利數。迎親隊伍到達目的地後,在進娘家院子之前,主禮人要按香、蠟、紙、炮,吃、喝、穿、戴、用,雞、鴨等順序,安排人將男方家備辦的禮物依次抬進女方家的院中。這時,為了“鬧親”,女方家一般都會搶先把大門、耳門都關好,要求叫門交“鑰匙”即開門的紅包。準女婿則站在門口,按照女方的口吻,從女方家最長一輩一直喊到最小一輩,叔伯姑舅,三親六戚都要喊周到。這叫改口。

在叫門的過程中,“押禮”先生一般都要配之以抑揚頓挫的“四句”,以烘托喜慶氣氛。“說四句”時,要求既押韻、順口,又要吉利、喜慶。最好能聲音洪亮、吐字圓潤、節奏分明。如能取眼前之景,隨口吟唱,氣氛會顯得更加自然而熱烈。倘若在舉行儀式的各個環節,對方有“高人”想以“四句”爭雄的話,主禮人應從以和為貴的大局出發,以禮待人,不卑不亢,靈活而有策略地加以應對。這是對娘家人的尊重,也是體現婆家人的智慧與修養。

如果“押禮”先生不懂得以上禮儀及技巧,一般會被人小看,有損迎親隊伍形象。

曾經有這麼一幕:安順土地坡村的人家,到普定補郎鄉大田村接親,男方家請了兩位從師大畢業、從教多年的某大學中文係老師作為“押禮”先生。娘家人算是好說話的,先安排對方吃了飯,再安排舉行儀式。兩位先生雖是很有身份的知識分子,但因不諳風習,一時不知所措,隻能窘迫地站在“家神菩薩”麵前久久發呆,顯得很尷尬。這引起了女方家的不滿,一位年過花甲老者站出來,客客氣氣地對兩位押禮先生說:“你們兩位先生,我提出一個問題,你們能答出來的話,今晚上的事情我幫你們圓台(主持);如果答不出來,那我也就沒得辦法囉!”兩位先生趕快回答:“您老請講,看是哪樣問題。”老人慢條斯理地說:“請問你們兩位先生,山藥和洋芋一路(同時)載下去,哪樣先生?”這是一個二難選題,無論選擇什麼,都是罵自己的。在當地,山藥和洋芋是傻子、蠢豬的代名詞。這一問,兩位先生麵麵相覷,一下子傻了眼。

看到這種場麵,在場的父親問我:“你經常幫人接親,如果你遇上這種情況咋辦?”我想了想說:“這簡單,哪個都不出這個頭,就這老者出頭。可以這樣回答:‘愛出頭的先生’,或者‘喜歡拋頭露麵的先生’、‘老的先生’等,都行。這樣回答,一是避開二難選擇的圈套,二是既巧妙地回答了對方,也暗暗回敬對方!”父親想了想,點點頭說:“你還真想得出!”

二、過程

筆者因受家庭影響,對“說四句”的民間風俗比較熟悉,也有幸被邀請擔任過押禮先生。下麵根據自己的經曆和了解,對迎親過程中的“說四句”民俗作些介紹。

1、叫門

叫門的主角是新郎倌。此時的押禮先生隻能是從旁協助,通過“說四句”來調節氣氛,同時也從暗中為新郎使勁。比較通俗、常用的有:

我們今天來迎親,門內門外喜氣盈;

快開大門喜相迎,金銀財寶滾進門。

花開有主福雙至,門開有喜祿位升;

良辰吉日迎親時,大門一開萬事興。

迎親隊伍像太陽,一路歡笑喜洋洋,

快迎我們進福堂,從此親家兩輝煌。

有些地方,在未叫開門之前,禮物不準落地。這就要看“押禮先生”配合新郎的功夫了。

2、擺禮

把門叫開後,將禮物依次抬進女方家堂屋(或客廳)裏,等待娘家安排好後,會有人來請“押禮先生”上堂舉行儀式。如果“押禮”先生主動履行儀式,會被女方家視為無禮,遭來指責和非難。這就需要押禮先生見機行事,多敬兩轉煙,或找準對象,多說幾句請教、暖心的話,以博得娘家人的好感,適當時候,自會安排其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或有文化的先生站在堂屋神龕左側相陪。儀式從擺禮開始,也就是把預先準備好的小桌子拚在堂屋中,將男方家準備的禮物依次擺上。擺禮時,四句多由娘家陪同敬神的先生開始。常見的四句有:

一張桌子四隻角,擺著穿戴與吃喝;

自從今晚擺過後,平安健康百年合。

堂前擺禮有次序,XX聯姻天注定;

自從今晚把禮敬,家業興旺萬事順。

吃喝穿戴擺滿桌,興家立業有把握:

天地神明笑嗬嗬,良緣結就幸福多。

堂前擺了兩張桌,禮信豐富不用說,

某某(指男、女姓氏)聯姻從此後,安康快樂共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