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卓越的領導能力,是每個清華男孩必備的能力(2)(2 / 2)

這個故事充分反映了曹衝的聰明和智慧,並且小小年紀就展現出很強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令人敬佩。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極度缺少,讓家長們深為憂慮。

阿毛已經是一個將近五歲小男孩了,去年就上了幼兒園,可是有許多事情阿毛還要靠媽媽的幫助。早上起來,媽媽讓阿毛自己學穿衣服,可是他怎麼也穿不上,而之前媽媽已經教了他好幾次。有時候上廁所還要媽媽陪著。反正事事都要大人陪在身邊才行。有一次吃飯的時候,阿毛不小心把剛剛端在手裏的飯碗摔在地上打破了,他站在原地一動不動,隻是低著頭默默地注視著地上的米飯和摔碎的飯碗,直到媽媽來了,阿毛也未表現出任何的舉動。

阿毛已經五歲了,按說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可是麵對許多事情的時候為什麼還會無所適從,一籌莫展呢?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相當一部分原因出在父母的家庭教育上。現在的家庭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圍著孩子一個人轉。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好了,孩子原本稍學習就可以具備的能力卻沒有機會掌握。慢慢地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逐漸退化,遇到問題就顯得一籌莫展,事事都要依賴別人幫助才能完成。這樣的孩子即使在進入社會後,也會處處碰壁,遇到比別人更多的挫折和困難。

歐美國家的教育方式對我們是一種啟示,他們崇尚“個人奮鬥”的精神,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隻要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可以解決的事情,就鼓勵孩子自己去完成。因此外國孩子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要高於我們。

父母要想培養孩子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父母要對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一定能夠做到。父母要放開手腳,鼓勵孩子大膽嚐試。有很多父母很膽小,總是擔心孩子會受到傷害,因而許多事情都替孩子做了。孩子的鍛煉機會被父母掠奪了,這就無意扼殺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學會做一個“旁觀者”,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即使失敗了,對孩子來說也是有益的經驗。漸漸地,孩子才會獨立思考,勇於實踐,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2.父母學會向孩子尋求幫助。父母可以故意設置一些疑難問題,然後尋求孩子的幫助。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多找一些機會鍛煉孩子。比如父母裝病讓孩子打電話給醫院或者去買藥,自己在暗中觀察孩子的一係列活動,孩子這時候就會想辦法獨立解決難題,自然而然,能力就得到了提高。父母應懂得隻有給孩子提供機會,他才會慢慢長大。

3.及時的誇獎和鼓勵。孩子看待世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對孩子每一次取得的小小的進步,父母都要作出及時的回應,孩子希望得到來自父母的誇獎和鼓勵,這會促使他更加積極地麵對和解決問題。

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一個缺乏獨立性的男生將來是無法適應現代化社會需求的。因為,今天的幼兒長大後將麵對的是: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科技發展迅猛,各種競爭殘酷激烈。他們需要具備獨立思考、判斷、選擇解決問題的能力,否則將難以生存和發展。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麵對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個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學會生存。而其中任何一個“學會”都離不開主體的獨立性。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為有能力的人,隻有讓孩子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未來在麵對社會的時候才會更有自信去迎接挑戰。未來的人生屬於孩子自己,人生的道路要靠他們去走,美好的生活要靠他們去創造。我們的父母們,大膽地放開雙手,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地成長,孩子隻有擁有羽翼豐滿,才能搏擊長空,創造屬於他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