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的,它需要時間的積累,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變。習慣所產生的能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形成了一種習慣,他的思想和行為就會不自覺按照這個習慣軌道運行。良好的習慣讓人獲益無窮;壞的習慣則會成為人生路上的羈絆。習慣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和命運。許多教育學家紛紛表示:3歲就可以決定人的一生。3—12歲是孩子人生中一個最重要的階段,同時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養成什麼樣的習慣影響到男孩的一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將有助於他們順利地步入清華,進而獲得更大的成功。
1.早睡早起身體好
常言道:早睡早起身體好。早睡早起,對男孩的生長發育及智力的發展都具有主要影響。作為父母,一定要讓男孩從小培養早睡早起的習慣,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把握好他們在睡眠中的生長發育契機。
很多兒科醫生認為,學前年齡段的兒童最好在晚上九點左右上床睡覺,因為充足的睡眠有利於他們身心的健康發育。眾所周知,孩子身高與生長激素的分泌多少有一定關係,而生長激素是在睡眠中由腦垂體分泌出來的。故生長激素分泌量和兒童睡眠質量有直接關係。睡眠充足,則生長素分泌量多,作用時效長。一般生長激素在22時到淩晨1時達到高峰,占總分泌量的20%—40%。
科學調查還發現,那些很晚才睡覺的兒童,長大後出現肥胖的可能性比較大。如3歲時睡眠不足9小時的兒童,和睡眠超過11小時的兒童,到初一時,前者肥胖率是後者的1.6倍。專家強調,“有規律的生活,能有效防止肥胖。”心理學家認為,養成早睡習慣的兒童,不參加不健康、不安全的夜生活,更有利於他們身心健康成長。專家主張,睡眠和飲食、運動都有密切關係,所以還是主要以睡眠為中心,重新安排孩子的全部日常生活。
小寶是一個快上幼兒園的小男生,可卻有一個早上賴床的壞毛病,這讓爸爸媽媽很是頭疼。
用小寶爸爸的話說,小寶總是該睡不睡、該起不起,晚上精神百倍,早晨卻十分貪睡。如果爸爸媽媽勉強把她叫醒,沒睡夠的小寶馬上會閉著眼睛,大哭大鬧:“我不想起床,我還要睡覺!”
看著小寶又哭又鬧的樣子,爸爸媽媽心軟了,隻好哄孩子:“睡吧睡吧,不哭不哭!”任由小寶撅著屁股、抱著被子,轉身又呼呼大睡。
這麼折騰了幾次,爸爸媽媽還真是沒轍了。
其實像小寶這樣的情況在孩子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剛剛開始上幼兒園的孩子,就喜歡賴在被窩裏不肯起來,讓原本就十分緊張的清晨時光變得更加不夠用。可是,早睡早起一個相輔相成的概念,要想讓孩子早起就必須早點睡覺,不然就很難保證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
專家認為:很多孩子在年幼的時候,都會有作息不規律的毛病,晚上睡不著,早上又醒不來。如果不及時改正這些壞習慣,那麼將會對孩子將來的幼兒園和學校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那麼造成小孩作息不規律的原因有哪些呢?
1.晚上太貪玩不肯上床上睡覺或是白天的興奮久久不退導致入睡很晚。
2.家長沒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晚上看電視、加班工作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從而導致孩子也不能按時起床。
3.小孩子的敵對心理。父母越是采取比較強硬的手段去喚醒孩子,孩子越是賴床不起。
知道了孩子賴床不起的原因,父母就應該對症下藥了。父母首先應該向孩子說明早睡早起的好處和優點。最近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研究小組證實,與常熬夜的人相比,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壓力較小,其精神健康程度明顯較高。另外美國的相關研究報告也指出,寶寶睡眠不足或睡眠習慣不良,長大後有可能成為“問題少年”。早睡早起可以磨煉孩子的意誌,有利於將來的生活和學習。
如果孩子的生活作息沒有規律,父母就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重新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比如早一點安排孩子上床睡覺、睡覺之前通過給孩子講故事的方式緩解他的情緒。避免睡前讓孩子進行一些容易興奮的遊戲和活動。家長還可以通過給孩子設置鬧鍾、播放早晨起床曲等方式提示和鼓勵孩子早起。如果碰見孩子因為身體方麵的不適而不願早起,父母就應該及時地把孩子送往醫院,為孩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