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者來信(1 / 1)

讀者來信

為何不給“地鐵上讀馬列”一點掌聲

近日,《人民日報》刊文稱:在地鐵上,一個年輕人拿出《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選編》翻看時,不時有人在旁邊指指點點,引來了周圍很多人好奇和異樣的目光。

如今,在公共場合到處都是埋頭擺弄手機的年輕人,偶爾見到有翻翻書的,也大多是些時尚雜誌、娛樂新聞,對此,還有人美其名曰為“淺閱讀”。在這種膚淺的風氣之下,看經典、學著作,仿佛真成了另類,令人喟歎。

一些黨員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確實明顯放鬆了學習,尤其是對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的問題。我們有些幹部每天都在強調要學習、要“補鈣”,要用馬列主義改造思想和指導行動,可是漂亮話說了一大堆,就是不見行動。試問,這“精神之鈣”從何而來?“三觀”又靠什麼改造呢?

當然,年輕幹部心浮氣躁、忽視學習,有一定的社會根源。這既與社會環境有關,也和幹部的個人思想認識有關,不能將責任一味推給社會。而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學習馬列、宣傳馬列可以說使命在身、責無旁貸,況且學馬列不是“吃苦果”、“喝湯藥”,既不用“點燈熬油”的毅力,也不用“視死如歸”的決心,僅在茶餘飯後,拿出一點時間,讀上幾頁,都會覺得獲益匪淺。因此,隻要能夠端正學習的態度,養成學習的習慣,可以說馬列經典時時處處都可以學。

筆者認為,地鐵上讀馬列絕不是另類,而恰恰是榜樣,作為年輕幹部更應該看樣學樣、學樣有樣,多向這樣的人學習。希望我們的黨員幹部乃至全社會,對這樣的人和事能夠多一分讚許,多一點尊重,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掌聲。

(河北滄州 張占勇)

蕩滌“黃流”先要思想“掃黃”

2月14日,東莞市委頒布了對掃黃工作不力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的決定。此次“東莞掃黃風波”引發的觀點碰撞和價值觀博弈成為有別以往的最大看點。在《公開道歉書》中,4位鎮黨委書記幾乎毫無例外地談到“認識”問題:比如“我在思想上對涉黃違法犯罪活動的嚴重危害性認識不足”,“對‘掃黃’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等等。

人們對嫖娼賣淫等陋習時弊的危害認知,多基於對其有傷道德風化和有違法律法規的社會共識,但當麵對既得利益的極大誘惑時,這種感性上的本能反感則往往讓位於對人類劣根性的寬容與默許,甚至達到是非混淆、良莠不辨的混帳地步。沒有從價值取向的思維境界確立對“色情”說不的堅定意誌,“掃黃”便隻能是掩人耳目、平息民怨的“假打”,抑或是打打停停的“運動式”治理。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是維係公序良俗的倫理和法治底線。失卻“底線”的發展隻能是虛幻、短視、難以持續,甚至是飲鴆止渴的假繁榮,其結果勢必害人害己、誤國誤民。比如靠假冒偽劣營造的所謂“支柱產業”,建立在公款消費基礎上的餐飲、娛樂、旅遊經濟等等。而靠縱容“色情”壘起的經濟高地,更是不地道、不靠譜並且充滿變數與風險的多事之地。

將“掃黃”鬥爭進行到底,首先需要社會管理者在思維認知上牢固築起抵禦“黃流”的防火牆、隔離帶。問責掃黃不力的相關責任人,無異於對全國各級官員拉響了警報,希冀東莞“掃黃”的圍觀爭議,能夠產生矯正價值觀、堅定壯士斷腕“掃黃”決心的社會效應。

(河南漯河 鄭桂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