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際一流的現代金融企業
執政與行政
作者:薑建清
紮實推進中央國家機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站在改革開放新的曆史起點上,中國工商銀行走過了第30個年頭。
三十年的改革發展曆程
工商銀行的改革發展曆經了三個重要階段。從國家專業銀行到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再到國家控股的國際公眾持股公司,實現了三大曆史性跨越。
1984年1月1日,中國工商銀行宣告正式成立。此後十年,工商銀行積極參與經濟體製改革,大力支持國民經濟發展,充分發揮了融資主渠道的作用。
1993年,工商銀行根據國務院相關決定,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和商業銀行經營原則,建立了統一法人體製,加快了授權等各項經營管理機製改革,為股份製改革和現代金融企業建設奠定了基礎。
2005年4月,中央作出了對工商銀行實行股份製改革的決定。工商銀行通過多項製度創新,攻克了體製和技術性障礙,開創了A股、H股同時發行、統一定價和同日上市的曆史先河,創造了A股和H股同步發行上市等30餘項中國資本市場之最和全球第一。
30年來,全行總資產增長70倍,存款和貸款規模分別增長84倍和36倍;累計上繳國家利稅8133億元,其中股改上市至今累計上繳利稅5847億元。加上國有股權分紅和增值部分,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不良貸款率降至1%以內,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分別達到13.17%和269%。工商銀行奠定了在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昂首步入世界領先大銀行之列。
值得銘記的深刻啟示
從工商銀行30年的曆史進程中,我們也獲得了引領未來發展的深刻啟示。
(一)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和建設人民滿意銀行作為根本使命。工商銀行在改革發展的各個階段,始終是我國第一貸款大行、第一金融服務提供商。從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三峽工程、青藏鐵路等重點建設項目,到惠及千家萬戶的大眾服務;從國企轉製改革,到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從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綠色產業的培育發展;從服務東部率先發展、中部崛起,到西部開發、東北振興;從支持國內企業揚帆出海,到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從支持民生改善、節能環保到促進居民消費升級等等,都留下了工商銀行專業熱情服務的身影。目前,工商銀行服務的個人客戶超過4億,公司客戶超過430萬……全行以高效、安全、便捷的現代金融服務,在國內外贏得了中國金融企業良好的服務聲譽。
(二)堅持把改革作為突破發展障礙的根本動力。工商銀行從最初的專業化探索,到商業化改革,再到股份製改造,每一次改革都給全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工商銀行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建立了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管層組成的現代公司治理架構,形成了決策科學、執行有力、製衡有效的運行機製,整體構建起了符合我國國情和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內在要求的現代金融企業製度。
(三)堅持把轉變發展方式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全行股改後實施的三個三年規劃,都把轉變發展方式作為主線。努力實現速度、規模與結構、質量的協調統一,實現資本、收益、風險的相互匹配和動態平衡,推動由粗放型、外延型發展向集約型、內涵型發展的轉變。推進經營結構和盈利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開辟投資銀行、電子銀行、現金管理等一大批新興業務領域,以年均15%的資產增長支撐了30%的盈利成長,非存貸利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上升到49%。形成了跨越五大洲、覆蓋40個國家和地區近400家機構的全球化服務網絡,境外利潤和總資產8年分別增長11倍和8倍。成功進入基金、租賃、牌照類投行、保險等領域,一些子公司快速成長。
(四)堅持把創新作為贏得發展先機的動力和源泉。工商銀行堅持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構建了信息化、國際化、綜合化的服務體係和經營格局。相繼完成了數據大集中等一係列重大基礎工程,開創了國內金融界建設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先河,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集約化信息技術平台。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建有互為備份的大型數據中心,設立了五個軟件研發中心,科技專業人才隊伍規模超過1.3萬人,獲得的國家專利數達307件,在我國銀行業專利數量中的占比超過60%。各類金融產品超過4000個,較好地滿足了客戶日益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